为什么乌克兰军队总是讲俄语?
- 30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乌克兰语是受到俄语打压的。此前出生的乌克兰人基本上母语都是俄语,以前上学的时候还没有分宿舍,各国留学生混住,乌克兰的学生也算“留学生”。在楼道里碰上打个招呼完全分不出来对方是乌克兰人还是俄罗斯人。
其实本来乌克兰人也不是很在意,毕竟俄国文化影响力更强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俄语有着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全都推到了重来属于没事找事。就像我母语是普通话,假如有一天突然立法指定陕西话或者吴语才是标准普通话,我也懒得去学,乡音难改么。
没解体之前,学校教的是俄语,电视上看的节目是俄语,电影院里的电影是俄语,书店里卖的书也是俄语。不会俄语寸步难行。只有一部分人会在家里自己教孩子说乌克兰语,所以绝大部分乌克兰人起码都是俄语母语,还有小部分俄语乌语双母语者。

05:55乌克兰歌手Aida Nikolaychuk生于1982年,2014年参加乌克兰的X Factor凭借天籁之音惊艳全场。她和评委的之间对白就是全程俄语,所选的也是一首俄语歌曲。只有右上角的台标和下面的字幕写的是乌克兰语。
05:51只有00后出生的新一代乌克兰人才有日常以乌语为主的,上面是Sofia在2017年参加乌克兰达人秀的录像,她和评委就是全程乌语对白。不过Sofia应该也会俄语。
2015年,则连斯基的人民公仆火遍乌克兰,剧集对白就是俄语。因为此时的则连斯基还不大会说乌克兰语,大概跟我学说粤语的水平差不多。但之所以选择采用俄语对白,也是因为乌克兰人都能听懂。
在俄罗斯2014年无耻强占克里米亚之后,乌克兰的民族意识就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学乌语说乌语,以构建自己的民族认同。不过还是那句话,乡音难改,要改变整个民族的语言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汉语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始构建标准国语,到1955年10月,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明定普通话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算是正式确立了下来。然而老一辈人说了一辈子家乡话了,你让他们现学肯定是不赶趟。
而且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人口流动性也不大,绝大多数人还是一辈子不出村,也没有电视,广播都是听村里的大喇叭。城市里的人也很少有出省出市的机会。应该说直到90年代,随着改开的深入,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而且电视、广播的普及使得人们有了学习普通话的迫切需求。普通话才算真正推广开。
扯远了,说回乌克兰。直到2022年遭到俄罗斯的全面入侵,乌克兰人才恨屋及乌开始对于俄语有抵触情绪。接连通过法律限制俄语的文化作品出版发行。
在重建后的哈尔基夫,街头的路牌已经换成了乌克兰语的вулиця而不是俄语的улица。
基辅的地标Statue of Motherland手中盾牌上的镰刀斧头也被换上了乌克兰的三叉戟。
最后澄清一下。俄语和乌克兰语虽然同属于东斯拉夫语族,然而俄语在经历彼得大帝和叶二时期改革之后,吸收了更多来自拉丁语、法语、德语的词汇,反而是乌克兰语更接近古罗斯语。
-
Russian
Январь (January), Февраль (February), Март (March), Апрель (April), Май (May), Июнь (June), Июлий (July), Август (August), Сентябрь (September), Октябрь (October), Ноябрь (November), Декабрь (December) -
Ukrainian
Січень (January), Лютий (February), Березень (March), Квітень (April), Травень (May), Червень (June), Липень (July), Серпень (August), Вересень (September), Жовтень (October), Листопад (November), Грудень (December)
比如月份名,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后,俄语就直接采用了拉丁月份名称,而乌克兰语还保留着古罗斯语的月份名。
俄语和乌克兰语之间共同的词汇库大概60-70%,如果算上语法、发音等方面的差异,一个只会说俄语的人是很难直接听懂乌克兰语的。当然你可以从对话中时不时听到一些熟悉的单词,但是不足以支撑流畅的理解。大概相当于北方人第一次听粤语或者闽南语的感觉。
之所以聊这个是因为有个知乎大V的说法是“乌克兰语只是大碴子味儿的俄语”。怎么说呢,这种提法就挺不要脸的。无知不是错,可以学。但是把俄语捧成斯拉夫正宗,其它语族的语言都只是“方言土话”,就属于既无知又无耻了。所以特地说明一下以正视听。
最后,其实这也算一个回旋镖。
前天乌克兰游击队渗透进入俄罗斯后方的乌利杨诺斯克地区炸毁了一座铁路桥,因为乌克兰人人会说俄语,稍微注意一点口音根本分辨不出来,就像河南人去了河北一样。反过来俄罗斯人想渗透进乌克兰就有点费劲了,就好比哪怕我上半年的粤语速成班,在广州街头喊一声靓仔依然会被一眼认出来。
编辑于 2024-12-17 14:21・IP 属地山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却道天凉好个毬 -
Russian
- 40 个点赞 👍
乌克兰是立法禁用俄语为官方语言,是指:正式文件、新闻报道、影视公演和政府工作这四大范畴,老百姓之间讲俄语的有的是,前线的官兵也可以随意使用任何一种语言,不是“私下”。
编辑于 2024-03-13 17:29・IP 属地乌克兰查看全文>>
老亚当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更好的人 - 235 个点赞 👍
其实这非常地狱笑话。乌克兰反俄的群体主要来自于乌西,而开战后乌克兰跑了一千多万人到国外,乌西占大部分。与此同时开战后被征召参战的乌克兰人乌东占大部分。乌东人的特点是很多人就不会说乌克兰语。反倒是大家都会说俄语。那打仗要交流怎么办?没办法啊,只能说俄语。哪怕俄语已经被踢出官方语言了。其实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乌克兰政府乌克兰语一元化的法令多少带点胡闹。
编辑于 2024-11-06 16:27・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xhxz - 131 个点赞 👍
2000年之前出生的乌克兰人,除了利沃夫等地长大的极少部分(往往文化水平还不能太高)之外,大部分都是具有”俄语高级“”乌克兰语鄙陋“的潜意识价值观的,其从小习惯的书本书写,文娱媒介,也是以俄语的为主
这种情形下,要求20岁以上的乌克兰人有多少强行扭转使用俄语的习惯,是不大现实的
不过20岁以下,尤其是2022年以后接受教育的乌克兰长大年轻人就不一定了,随着和俄罗斯的脱钩,对俄文娱的封禁,未来这批年轻人会不会熟练使用乌克兰语可能还不好说,但不会再去接受俄语作为媒介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英语、德语很可能填补这个空缺,哪怕是波兰语,未来在新一批乌克兰人中的接受度,都会比俄语高的
发布于 2024-03-14 13:3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卡尔的假发 - 10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cmy - 41 个点赞 👍
两个语言的关系就像官话、吴语、粤语的关系
再加上苏联时代俄语就是“普通话”
今天的上海、杭州很多孩子已经不会方言了
乌克兰情况好一点 但是俄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各位不要纠结吴语粤语能不能听懂的问题了
我说的关键苏联的“推普”
不止乌克兰 像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
你大街上随机找一个人
极有可能俄语说得贼6
本地话反而不怎么会说
编辑于 2024-11-10 21:09・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橙何体统 - 20 个点赞 👍
这话根本没有根据。
在苏联时期,俄语是各加盟共和国的第一语言,相当于中国的普通话。所以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行走,只要会俄语一点问题没有。
各国独立后,分别立法把本国主体民族的语言作为第一官方语言。但是俄罗斯族人基本上没有理睬这个规定。因为俄语够用,我何必去学当地语言呢?这种情况不仅在乌克兰,在哈萨克斯坦和波罗的海三国都存在。但是强制规定之后,只讲俄语做公务员、高考什么的就通不过了。就像在香港吧,被英国统治久了,你不会说中国话也没关系,能说英语反而在香港更吃香。不会普通话只会粤语也行,但是香港回归之后还是不会普通话,做公务员可能不行的。除了习惯以外,还有个教育体系改变。傲慢的只用俄语英语是行不通的。所以不存在乌克兰军队只用俄语的事。如果几个乌克兰兵都是俄罗斯族人,就不妨碍他们在一起时说家乡话。中国部队里要说普通话,但是有几个老乡凑一起说几句家乡话也有可能。
其次是乌克兰语与俄语都是东斯拉夫语,二者虽然词汇、读音不同,但听上去非常相似。好像英语与意大利语,外国人即使都不懂听上去也知道这是两种语言;但是意大利语与西班牙语,听上去就有些像了。
最后,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是互为少数民族的。这次据说在3月11日被乌克兰炸死在第聂伯河船上的俄罗斯“第聂伯集团军”司令米哈伊洛•特普林斯基上将,就是俄罗斯的乌克兰族人;而新担任乌克兰军队总司令的西尔斯基上将,则是乌克兰的俄罗斯族人。这不奇怪,身为哪个国家的公民和军人,就忠于哪个国家!外国人不会提出什么“华裔女兵在美国军舰上用中国话向中国军人喊话”、.“骆家辉为什么不帮中国说话”等等中国式问题。还有俄罗斯人组成的俄罗斯自由军团 站在乌克兰一边与俄军作战。沦陷区的乌克兰族人没有帮俄军的,但是有俄罗斯族的乌克兰人参加伪军帮俄军作战。
编辑于 2024-03-15 20:13・IP 属地上海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月照沟渠 - 13 个点赞 👍
乌克兰本身的俄语基础,乌克兰语与“官方”地位不匹配的普及程度在别的回答已经说明白了,我再补充一点——乌克兰军队甚至军政系统,哪怕在开展以前,也并不是只来自于乌克兰,而是整个前苏联地理空间。
这里面最著名的,莫过于来自俄罗斯的西尔斯基和来自格鲁吉亚的刷卡时为零,但实际上远不止他俩。比如跟我们最有梁子的亚速营,他就有很多俄罗斯腹地甚至远东地区的极右翼和新纳粹参加。例如某个在远东地区(具体是滨海边疆区双城子市)公然宣扬图图所有华侨的新纳粹分子奥列格·布图辛,就是15年被俄罗斯政府通缉以后潜逃乌克兰,然后与两个儿子参加亚速营。这也是亚速营为啥要在当年非要在香港插一脚、跟乱港分子贴贴的原因——金主爸爸的任务固然是主因,但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充足。
14年以后到开战以前的乌克兰官方机构组织,就是前苏联大区各种臭鱼烂虾的垃圾回收站,而能在前苏联大区做普通话的只有一种语言——俄语。开战以后,乌军虽然补充了更多臭鱼烂虾——比如西方雇佣兵和国际恐怖分子(包括伊德利卜好兄弟和某秃分子),但这些数量于总体还是太少了,乌军在意识形态上的基本盘还是之前那些本地臭鱼烂虾,而数量上的基本盘也是从本地强征来、俄语至少是跟乌克兰语一个水平甚至更好点的的壮丁。因此实际上前线都用俄语交流就再正常不过了。
与之相对的是,反倒是很多老乡受不了折腾在这8年期间跑到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大区其它国家,或者波兰、罗马尼亚——对于要移民的老百姓,永远是文化上同文同种的地方更好立足。
编辑于 2024-11-10 19:46・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的羟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