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埃及镑暴跌 40%,一美元兑50埃及镑,埃及央行宣布放开汇率管制,同时加息 600 个基点,有何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152个点赞 👍

3月6日,埃及货币出现崩盘式走法,直接暴跌近40%,从1美元兑30埃及镑,暴跌到50埃及镑。

这个导火索是在3月6日,为了换取IMF提供的贷款,埃及央行终于决定放弃汇率干预。周三,埃及央行宣布,将允许埃及镑汇率自由浮动,同时加息600个基点,以应对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

在黑市上,埃及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63埃及镑,今年1月甚至一度跌破70埃及镑。

之前埃及的官方汇率跟黑市汇率有巨大差距,所以埃及一宣布允许汇率自由浮动,汇率就瞬间暴跌40%;

此前,IMF鼓励埃及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近30%的通货膨胀,并采用更灵活的官方汇率。

所以,埃及为了获得IMF贷款,只能按照IMF说的去做。

这是IMF的一贯套路,以救市的名义,去改造对方国家,最终改造成便于自己收割的模样。

埃及这次汇率大幅贬值,虽然是因为黑市汇率已经这么低。

但埃及黑市汇率为什么会贬值这么多,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

2020年,埃及汇率还能维持在15左右,2021年开始大幅贬值,2022年就贬值到30,这次一次性贬值到50。



导火索有两个。

一个是2021年开始的全球大通胀,让已经丧失对自身国家经济命脉掌控的埃及,完全缺乏抵御风险能力。

一个是俄乌冲突的爆发,让严重依赖于从俄乌进口粮食的埃及,要承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除了这两个导火索之外,埃及经济过去这十几年长期处于困境,还有很多复杂因素共同导致,这里我主要从埃及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的角度来解读。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在美国的忽悠之下,新自由主义经济在全球大范围流行,从南美到非洲。

而埃及自然也不例外,让埃及经济命脉大都被外资所掌控,这给埃及后来长期经济困境埋下了祸根。

1991年,埃及的外债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50%,是当时世界上外债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美国以宽免埃及外债为条件,要求埃及按照IMF的建议,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改革税制以吸引私人投资、国有企业私有化、大幅削减福利等。

1991年,埃及将314家国有企业列入私有化改革计划。

到2000年6月,埃及将其中118家企业的控股权出售,涉及总金额约为123亿埃及镑。

在2004年到2008年间,埃及政府出售大量国有银行,结果国际金融大鳄掌控了埃及的金融命脉。

从经济命脉,到金融命脉,随着埃及大量国有资产被国际资本收购,也短时间内促进了埃及的繁荣,大量热钱流入,当时埃及也处于一片虚假繁荣状态,股市大幅上涨,GDP维持在7%的高增长。

但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欧美自顾不暇,大量外资集中撤出埃及,于是埃及一下子陷入到金融崩盘,百业萧条的状态。

因为当时埃及政府对外资完全不设限,没有红利税,并取消投资资本最低要求,外资自由进出。

在经过这轮收割后,埃及缺乏对国家经济命脉掌控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外资掌控埃及经济命脉,他们只想着赚钱,才不会去承担埃及的民生责任。

于是埃及生活在最低贫穷线下的人,比例从2008年的10%,上升到2010年的21%;

由于贫困人口增多,再加上跟2008年之前的虚假繁荣,有巨大的落差,让当时埃及民怨沸腾,而在这个节骨眼,阿拉伯之春爆发了,于是埃及也面临巨大的政治冲击,整个社会开始动荡加剧,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埃及的经济困境,开始陷入到一个长期无解的局面。

埃及的经济困境,是众多在上世纪90年代搞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国家,普遍遇到的经济困境。

比如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之所以当前经济这么糟糕,也跟上世纪90年代搞新自由主义经济有关。

这次阿根廷新总统米莱上来,又搞新自由主义经济,要把阿根廷所剩不多的国有资产出售。

为什么我反对吹米莱,因为我反对吹新自由主义经济。

国内很多人吹米莱,其中一部分也是在吹新自由主义经济,他们吹米莱的时候,会暗戳戳的引导说我们也得搞新自由主义经济,这是包藏祸心的。

阿根廷也不是现在才开始搞新自由主义经济,上世纪90年代就搞过了,已经破产了。

所以,很多人说要看米莱的实验效果。

但新自由主义经济,早就在很多国家都实验过了,现在都基本出现严重问题。

像巴西作为世界产粮大国,过去两年居然还能出现粮食短缺,

2022年,巴西约有3310万人生活在饥饿中,这占了巴西总人口的15.5%。有1.25亿人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占了巴西总人口的一半。

以至于卢拉去年上任时,在演讲中泣不成声说,“如果在2026年任期结束时,每个巴西人都能享用上咖啡、午餐和晚餐,我就完成了人生的使命。”

一个粮食出口大国,要把让民众不饿肚子当做自己首要目标,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原因就是,巴西的大部分粮食产地,都已经被国际四大粮商所掌控,2021年开始国际粮价大幅上涨,这些国际粮商当然只想着把粮食出口赚取高额利润,他们才不会管巴西人会不会挨饿。

巴西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施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才沦为现在这样国家经济命脉大都被外资所掌控的局面。

这是所有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国家,都共同面临的难题。

他们在施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时,往往会因为卖国获得的大量收入,而出现短暂的虚假繁荣。

但这些靠卖国获得的收入耗尽时,他们就会因为国家经济命脉被外资所掌控,而缺乏对风险收割的抵御能力,并且会让国家的发展红利都被外资获取,与民众无缘。

可以说是,卖国一时爽,苦果得长期承受。

埃及相比巴西来说,更糟糕的是,埃及还不是一个产粮大国。

埃及虽然面积挺广,但大都是沙漠,只有尼罗河两河以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带适合居住。

埃及年均粮食产量达到1655万吨左右,年均粮食消费量为2870万吨左右,粮食自给率只有60%左右。

所以埃及需要大量从俄乌进口粮食。

但是2021年开始,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于埃及这样依赖于从俄乌进口粮食的国家来说,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埃及就得消耗大量外汇储备去进口粮食。

如果说石油是通胀之母,那么粮食价格就是通胀之根。

粮价上涨,必然会带动整个社会物价上升。

去年埃及的通胀率也是一度达到38%的水平。



为了遏制高通胀,埃及自然得大幅收紧利率,这次也是加息到27.25%的利率。



但是埃及加息并没有多大效果,因为埃及经济命脉大都掌控在外资手里,这导致埃及缺乏对自身经济的调控能力,仅靠货币政策,显然并不能解决埃及面临的困境。

而且过去两年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由于投资者在其他地方寻求更高的利率,大约200亿美元的热钱逃离了埃及市场。

为了应对极度外汇短缺的问题,埃及宣布了一项计划,再次扩大出售国有企业股份的规模。

你看看,这些施行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到最后也只会想到卖国这一招,然后卖来卖去,经济变得更加糟糕,只是养肥了那些经济寡头和外资。

不但中产阶级被消灭,也让民众变得越发贫困。

而民众越发贫困,就会加剧社会动荡,最终让美国事先搞乱其他国家的目的。

在巴以冲突里,埃及是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毕竟埃及是唯一跟加沙接壤的国家。

上世纪的几次中东战争,基本上埃及都是反以色列的先锋。

但过去这十几年,随着埃及经济陷入困境,埃及在巴以问题上是越发软化,因为埃及经济如此糟糕,已经自顾不暇,自然没有余力去掺和巴以问题,于是就关起门来,高高挂起。

这恐怕也是美国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编辑于 2024-03-07 22:52・IP 属地福建
星话大白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