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说的是所谓远火营的那种火箭弹,比如300毫米口径或更新一点的37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基本型的成本差不多在100万至150万。能一天干5000枚的也就是这种最便宜的基本型火箭弹了。
中国大约有不到50个远火营。假设是一半对一半的装备火箭弹,一半用300毫米口径,一半用370毫米口径。也就是说,打出去的5000火箭弹也是一半对一半。每天5000枚的量足够大了,肯定可以将成本压下来不少,比如300毫米口径火箭弹压到80万元,370毫米口径火箭弹压到120万元一枚。
那么按照一半对一半的分配下,就是一天用于火箭弹的成本就是50亿人民币。三个月是90天,4500亿人民币。至于火箭弹的数量,就是45万枚。

这个数据不含运输和安保的费用。一枚火箭弹的重量大约在800公斤至1200公斤之间,所以5000枚火箭弹,也就是差不多5000吨的火箭弹。按照铁路正常货运车皮50吨的载货量,但火箭弹这种高危货物肯定不能一节车皮运50枚火箭弹的这种运法。要做好安全防范,那么用到的车皮就更多了,也就更加占用铁路运输系统了。
由于火箭弹属于高危货物,而且是连续运输三个月,那么沿途牵扯到的安全就很重要了。至少,要安排几个红旗-9防空营在沿线保护一下吧。然后就是沿线警戒部队的开销,以及沿途车站的安保,以及列车上的押运守备部队都是成本。最后就是打乱了正常铁路运输引起的损失是不是也要算在成本里面呢?军列肯定是最高等级,别管是谁都要让,所以必然会耽误正常商品的运输。统共算下来,即便是没有受到敌对势力的袭击,防空导弹一枚也没打出去,这个附带的成本也至少是500亿人民币。假如地方的反击打过来了,一枚红旗-9就是1000万元左右,你说一次空袭打出去多少枚红旗-9呢?

所以,为了你说的这个每天5000枚火箭弹打三个月,5000亿人民币打出去了。差不多将中国三分之一的军费扔在了这一大堆最基础型号的火箭弹上,或者说将1%的GDP用在了这堆火箭弹上了。
另外,45万枚火箭弹要多长时间才能生产出来呢?现在网上流传的消息称。中国远火的生产量大约一年有几千枚,也就是说,你很可能一天就干出去了一年的产量。如果不转战时经济,你需要的45万枚火箭弹可能要几十年才能生产出来。因此,为了供应你需要的火箭弹,国家必然是进入战时经济了,将生产能力完全倾向军工,大概这样才能在几年之内生产出来45万枚火箭弹。但生产炮弹、地雷、导弹的事情也不能耽误,这几乎就是差不多达到了二战时日本的疯狂劲儿了。1944年的日本,将GDP的50%扔到了军工生产,你说的这个45万枚火箭弹的干法,肯定达到了这个水平。
结果就是,如果还是没效果,就不用打了,因为你自己的经济先崩了,国家都跟着一起完蛋了,别人的危机就解除了。即便是打下来了,你得到的利益能覆盖你的损失嘛?抢下来一个被火箭弹炸成不毛之地的地方,你能拿回来啥好处?所以打赢了经济一样会崩掉,国家也就完蛋了,一样是“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