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曾经占马来西亚人口的42%,如今却连10%都保不住,这种断崖式下跌不是偶然,而是长期政策挤压的结果。说什么“生育率下降是全球趋势”,可为什么马来人的出生率就能保持高位?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慢性淘汰。
华人家庭想让孩子上好学校,得掏空家底送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而公立大学的名额早就被种族配额制度瓜分得七七八八。去年马来亚大学录取新生,华人学生比例不到15%,这还是最好的公立大学。普通华人家庭看着孩子成绩再好也进不了公立大学,谁还敢多生孩子?生下来让他们去技校混日子吗?
华人做生意要交更高的税,申请贷款要过更严的审核,连开个小店都得准备一堆“特别许可证”。马来人创业有政府补贴,华人创业全靠自己硬扛。这种双重标准下,华人家庭哪敢多生?养一个孩子已经捉襟见肘,再生一个怕是要全家喝西北风。
去年有华人议员提议增加华文学校拨款,结果被骂“破坏民族团结”。可转头就给马来学校追加了几亿预算,这种赤裸裸的双标,谁看了不寒心?华人社区办个文化活动,警察来得比谁都快,生怕“影响社会稳定”。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