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为什么关于《流浪地球》的讨论,会出现“宏大叙事逐渐破产”的标签?

徐徐
162个点赞 👍

宏大叙事是需要花钱的。

按照当朝惯例,需要花钱,先掠之于商(小商为主;核心圈官僚资本豁免),再掠之于民。

这个顺序会给一些民感觉,自己的地位比商高。这对这些人已然足够,有没有物质补贴都无所谓。所以他们支持。

有些民认为掠了商之后的剩余,自己总能分到一点,所以他们对此也默认、甚至主动支持。

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商是可以跑的。

以前之所以他们假装成跑不了,是盘算了下,觉得留下来比直接走收益还是高。所以假装自己跑不了、认认怂,大家都开心。

到现在长预期如何众所周知,所以什么鬼故事都出来了。比如某家被重点扶持的新能源企业,传闻董事长一家六口美籍、澄清不实,结果发现是五个美籍+一个绿卡,的确不实。

那么掠不到商,何如?那就只有后半句了。

于是有一部分人发现宏大叙事破产了。这是其一。


其二,随着一些失势的、本被豁免于掠的大商一走,鱼死网破一闹,宏大叙事中的过手油这些玩意,就暴露得比以前更明显了。

于是发现有些宏大叙事项目的增量全成了过手油。甚至有些宏大叙事项目本身就是为了过手油。

于是又一部分人发现宏大叙事破产了。


其三,宏大叙事花了这么多钱,总要做到一些不宏大叙事能做到的事。或者总要最后的总收益要大于总成本(哪怕退一万步不考虑分配问题)。

结果在某部电影上映前后,又正好发生了一些宏大叙事导致的,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于是又又有部分人发现宏大叙事破产了。


这就是原因。

编辑于 2024-02-19 22:48・IP 属地四川
TomZhang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