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为什么关于《流浪地球》的讨论,会出现“宏大叙事逐渐破产”的标签?

徐徐
257个点赞 👍

其实我之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明明在大刘的这么多科幻小说里,流浪地球分明不是最经典的,也不是最有趣的,甚至是属于早期不太成熟还存在很多设定问题的小说,为何偏偏这篇短篇能拍一部两部三部,能引起这么大的投入和讨论。

但你把他和宏大叙事联系起来,一切就说得通了。科幻小说多少都会有宏大叙事,但这个小说的宏大叙事被郭导改造后更符合现实宏大叙事的需要。我们不说这种宏大叙事是否破产的问题,就姑且来分析下这种类型的宏大叙事。

首先是故事背景设定上,世界末日太阳爆炸,要牺牲一半人延续种族文明,延续后代。首先情况足够极端,目标足够远大,这就给当下现实存在的人无条件去牺牲奉献,吃各种苦奠定了合法性。而这种方法论这恰恰是现实社会或者说肉食者乐于看到的价值观,结果导向也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和为子孙后代吃苦让他们享福的传统观念。

其次是反民主的威权主义价值观。由于这种极端情况凸显出民主制度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威权主义政府的合法性将会被大幅加强。其实你观察现实世界,威权主义政府的合法性通常来源于战争,而恰恰是战争有利于造神,和平年代是造不了神的。和平年代威权政府盘剥人民加强合法性的方法论就是画远大目标的大饼,宣传艰苦奋斗后世享福,在世界观上采用民族叙事,需要给战争铺垫矛盾和仇恨,因为威权政府的合法性比较脆弱,在譬如经济发展等另类合法性不能得以延续的情况下,要重新通过战争的方式维持这种合法性,这就需要社会中必须存在战争的思想基础,并要加强这种基础。

而在原著小说版流浪地球中,当人们发现太阳没爆炸时,威权政府的合法性受到极大摧残,发生了叛变和革命,最终暴力清算了威权政府。然而当威权政府被清算后,太阳爆炸了。以此来彰显威权政府的明智和暴民的无知。这种价值观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太阳不会爆炸”才是现实中的绝大概率会发生的情况,或者说,作者作为小说世界的神,太阳爆不爆炸实际上是他决定的,这种否认普遍的人类理性的方式去凸显出威权政府少部分威权的明智,其实就是造神。因为只有神才有资格去解救绝大部分人,你要去承认神比绝大部分人都有远见,比绝大多数人有能力,他有资格去决定大家的生死,指引大家前进。但神真的存在吗?或者说人能变成神吗?

威权政府喜欢战争,尤其是对外战争,因为需要我们需要敌人去战胜,敌人越强大,就说明我们越需要神来解救,现实中的威权政府,哪怕没有战争,也要让人民把面对敌人的弦给绷着,要营造出危难兴亡的氛围,好为发动战争奠定基础。而流浪地球更神了,因为整个人类的敌人,是太阳。

最后就是推动地球带着地球跑这个设定。本来这个设定的合理性是通过论述飞船派无法在小范围内模拟地球生态平衡,带着球跑是飞船派理论破产的情况下证成的。现实理论基础是关于上世纪的几个生态系统模拟实验的失败。而在电影版和宣传里,直接把他圆成中国人的浪漫,中国人的家观念和故土观念。以及行星发动机和电影版里面各种设备的描绘,特别符合超强工业国的想象,再加上现实中关于某国工业水平的宣传和擎画,我严重怀疑这就是某些群体想象中的模样。所以在希望太阳爆不爆炸这个问题上,你很难想象他们会和你做出一样的期望,或者做出利于人类文明和后代第一的期望。

所以就这样把人类的未来交给这么些人,一堆人还拍手叫好。还送去评奥斯卡,傻子才会觉得好吧。世界末日,还是得拍成2012诺亚方舟那种,而不是带球跑。因为如果真有世界末日,现实中只会有修诺亚方舟的,或者实际上是修诺亚方舟,但告诉你带球跑让你无私奉献修诺亚方舟的,这也是为什么2012里方舟是谁修的,因为只有这儿才修的出来,现代民主社会哪造的出来这种玩意儿。

编辑于 2024-02-13 21:47・IP 属地广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彼得旺仔Q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