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还是别,怕过几年又转不过来。
想起前几年的新疆棉。
BCI(良好棉花倡议)是个做棉花认证的瑞士机构,有一些环保和劳工保护的概念。
很多服装大牌出于品宣需求和BCI合作,只用BCI认证的棉花。
然后20年3月BCI整了个活:认为新疆棉存在强迫劳动,因此暂停对新疆地区发放BCI许可证。
新疆棉机采比例70%,强迫劳动一说实在太扯,强迫机器么。
但这就导致连锁反应:
为了或环保或劳工保护的名头,很多服装大牌一直用BCI认证的棉;BCI不给新疆发许可,他们就直接停用新疆棉了。
BCI成员企业包括了Zara/AJ/优衣库/阿迪/迪卡侬/Kappa/新百伦/宜家等一众牌子,9月H&M直接官网公告不用新疆棉。
这件事当时也是沸沸扬扬,引发好几轮官媒批判:

安踏直接退出了BCI,也有国内企业宣布要做“中国版BCI”。
民间更是掀起了一波抵制BCI成员企业的浪潮,H&M、阿迪、耐克、优衣库算当时的舆论漩涡中心。
但到现在,BCI仍在国内正常开展业务。这是BCI官网对去年中国区业务的介绍:

细心点的会发现:BCI认可的中国“良好棉花”只有河北湖北山东三个产区。
对,BCI到现在也没解除对新疆棉的限制。
BCI还在国内收着棉花税(国内供应商拿BCI认证是要交钱的)。
BCI这事在回旋镖里算小的,起码比“绝无回旋余地”甚至八二那天要小得多。
这类事件都有个通病:
如果预见要违约,你可以只动嘴;
撸袖子了又退下来,真的不好看。
例如梅西。
球迷和路人感到愤怒很正常,人家的预期就是你上场,你没信服理由不出场就是耍猴。
表演赛赚的就是这个,吃这碗饭就得背住。
至于这事到底错成什么鸟样,等公布合同。我也期待港府梅西对簿公堂的名场面。
但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够了。官方可以顺应舆情加点料,但咱别再整出明确表态这种烂活。
因为梅西毕竟是能在足球史上留一笔的人物,阿根廷也是个南美大国。
假设封了梅西。
就算现在米莱在任,过几年?
要是来个亲华的想薅点羊毛、咱这又想输出产能?
某个国际议题上需要争取一下?
需要临时组队恶心一下某一方?
别的不说,就阿根廷的锂矿,总有一天还是得搞一搞的。新能源产业博弈的核心之一一定是原材料,南美锂三角都不会缺席。
到那时候会不会又想起梅西这茬?体育外交?
上头会不会又一拍脑袋:咱得解决这个中阿关系的负面小坑呀。
哎呀中国球迷还是很喜爱你的。封杀?我们从来没有任何关于封杀的文件,那都是媒体当时的情绪化语言。
欢迎来访,高规格接待。
利益不讲情绪,所以外交和商业里来回摇摆很正常。
但群众有记忆,所以公器要慎之又慎。
不表态封杀,官方老脸好歹表面上在中立立场,将来如果要为其他利益转身,公信力压力会小很多。
表态了,那真是压缩自己的回旋余地。
当初是你要封杀,封杀就封杀;
现在又要用钞票,把他哄回来。
群众这时候也觉得被耍猴了,但愤怒的不会是梅西,而是你。
这年头又是“民族匠心品牌”又是国家队各种代言。民情就像完事后的一张厕纸,擦完脏污后裹一团扔角落里,就当忘了。
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记住的。
所以与其聊封杀,不如换个角度:
C罗,多搞点。
欢迎关注C罗今年的中国行赛事。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