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恩格斯
哪怕清政府已经风雨飘摇了,也没有像现在的西方国家搞毒品合法化来增长自己的财政收入:
1837年,中国政府终于到了非立即采取果断行动不可的地步。因输入鸦片而造成的白银不断外流,开始扰乱天朝帝国的国库收支和货币流通,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许乃济,曾提议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而从中取利;但是经过帝国全体高级官吏一年多的全面审议,中国政府决定:"此种万恶贸易毒害人民,不得开禁。"早在1830年,如果征收25%的关税,就会带来385万美元的收入,到1837年,就会双倍于此。可是,天朝的野蛮人当时拒绝征收一项随着人民堕落的程度而必定会增大的税收。1853年,当今的咸丰帝虽然处境更加困难,并且明知为制止日益增多的鸦片输入而作的一切努力不会有任何结果,但仍然恪守自己先人的坚定政策。顺便要指出的是:这位皇帝把吸食鸦片当作邪教一样来取缔,从而使鸦片贸易得到了宗教宣传的一切好处。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来取的非常揩施--这些措施的最高潮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销毁走私的鸦片--提供了第一次英中战争的借口,这次战争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国发生了起义;帝国国库完全空虚;俄国顺利地由北方进犯;鸦片贸易在南方达到巨大的规摸。尽管英国在结束这场为保护鸦片贸易而打起的战争时所签订的条约禁止鸦片贸易,可是从1843年以来,鸦片贸易实际上却完全不受法律制裁。1856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总值约3500万美元,同年英印政府靠鸦片垄断获取了2500万美元的收入,正好是它财政总收入的1/6。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借口的那些事件,是不久以前才发生的,无需赘述。
这个题目讲到最后,不能不特别指出摆着一副基督教伪善面孔、标榜文明的英国政府本身的一个明显的矛盾口作为帝国政府,它假装同违禁的鸦片贸易毫无关系,甚至还订立禁止这种贸易的条约。可是作为印度政府,它却强迫孟加拉国省种植鸦片,使该省的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损害;它强迫一部分印度莱特种植罂粟,用贷款的办法引诱另一部分印度莱特也去种植罂粟。它严密地垄断了这种毒品的全部生产,借助大批官方侦探来监视一切:种植罂粟,把罂粟交到指定地点,按照中国吸食者的口味提炼和调制鸦片,把鸦片扛成便于偷愉运的货包,最后运往加尔各答,由政府拍卖,国家官吏把鸦片移交给投机商人,然后又转到走私商人手里,由他们运往中国。英国政府在每箱鸦片上所花的费用约250卢比,而在加尔各答拍卖场上的卖价是每箱1210-1600卢比,可是,这个政府并不满足于这种实际上的共谋行为,它直到现在还公然同那些千着毒害一个帝国的冒险营生的商人和船主们合伙经营,赔赚与共。
英国政府在印度的财政,实际上不仅要依靠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而且还要依靠这种贸易的不合法性。如果中国政府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同时允许在中国种植罂粟,英印政府的国库会遭到严重灾难。英国政府公开宣传毒品的自由贸易,暗中却保持自己对毒品生产的垄断。任何时候只要我们细地研究一下英勇的自由贸易的性质,我们大都会发现:它的"自由"到底就是垄断。”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在晚清政府的最后一年,仍然可以实施防疫政策,战胜鼠疫疫情,而不是好群体免疫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学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传染病的行动。这一年,伴随着各地报馆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无论关外的《盛京时报》《满洲日报》《奉天公报》,还是关内的《北京日报》《申报》《大公报》,乃至众多日俄媒体……几百份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满洲鼠疫,以至于郑孝胥也感慨“竟成世界新闻”。伍连德自然一举赢得广泛的赞誉。《远东报》评价:“其能以如此有效者,皆赖伍医士连德之力。”
科技不代表文明,中华文明的下限是西方世界的上限,人类的悲剧就是自工业革命开始科技没有掌握在文明手里,人类的希望就是科技重新掌握在中华文明手里。
发布于 2024-02-05 16:18・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