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的GPU发展,应当分两类,一类是服务各种工业设备的GPU芯片。另一类是为超算提供算力的专业卡。
我看前排没人提到具体发展方向,我细讲一下好了。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的是GPU中的SIMT(单指令流多线程模型)。我国绝大多数的超算芯片,都只能叫SIMT而不能叫做GPU。
至于为毛会选择发展这个路线呢?
通常来讲越是大芯片,硅料的成本占比会越高。小芯片一般3成,大芯片就要5成了。因为大芯片的废品率相对比较高。
而如果只做SIMT部分,可以降低一点成本,牺牲的是通用性,但是由于天朝本身的规模够大,可以每个细分赛道,都做一批专用的芯片。这样的成本反而低。
上面对国内各厂的要求大致是,2026年要完成电子一级硅料的量产,保障物理制程18NM以下的芯片可以量产。(台积电5nm的物理制程差不多就是18.)
对于国产高性能GPU的量产,我总体保持悲观态度。
我自己是硅锂碳相关行业的从业者。
我们来看一下,最近几年国家到底给出了那些扶持政策。
1。严格落实电子2级以上硅料的税收。比过去多了33个点的税。
2.硅料产业用水价格持续上涨。
3.硅料产业本身需要用到很多的碳材制品。而像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坩埚之类的产品,都在提高税收,以及环保费用。
之前我也预测过,固态硬盘可能会涨价,因为国家开始落实高品质硅料的税收了。如果只是减产不至于涨价百分40。
如果真的要扶持,我建议从减税,招工补贴,等相关方面入手,不要在发文件了。。。。。
硅料产业就好比农业。
芯片代工相当于稻米脱谷。
芯片设计,相当于扬州炒饭,皇帝炒饭,各种炒饭。
现在的情况是,种地的硅农都快饿死了。
下图是我之前吐槽本行业时,同行发的评论,topcon,一般是用电子三级做的N型光伏。

也就是说,电子二级以下全面亏麻,电子二级以上的产品因为加税,利润也比往年低了。
同时大多数电子二级以上的产品,都是各大工作站研究所拿着144的炉子做出来的。
由于最近研究所降薪。加上这些外快被加税,有的从业者都劝自己师弟师妹快跑。我劝你别来 。
目前的现状是,财政赤字严重,所以要缩减开支。增加收入,于是有了研究所降薪,相关尖端产品加税这种操作。
这种情况下不管咋发文都没用的。
我的观众里应该也有一些投资光伏,碳化硅,芯片股的。大多数应该都是亏麻了。
目前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下。
12个重点化债省,光伏项目基本上全停。什么碳化硅充电桩这类的公共设施也嘎了。
一些旧换新的项目也停了。
相当于产业基层直接被干掉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