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些历史上你最敬佩的人?
- 8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匝佲苚糊 - 1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高超音速蛋卷 - 4 个点赞 👍
邓小平蒋经国李光耀
查看全文>>
Tony - 1 个点赞 👍
你们是真这么觉得还是在反串啊
查看全文>>
很不健康 - 452 个点赞 👍
蒋经国:
“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我知道我是专制者,但我会是最后一位——我以专制来结束专制。”
谭嗣同:
“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为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顾炎武: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黄宗羲: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改了下顺序,之前是时间正序,现在是时间倒序)
编辑于 2024-02-15 09:23・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南来风 - 36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深思独想 - 3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半世流年 - 28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陈同学 - 267 个点赞 👍
做了坏事,能让大家觉得应该是2号,甚至三四五六七八号负责的,肯定是最让人佩服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事,哪怕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康熙乾隆们都做不到。
汉武帝时期,饿死人,人口减半,民不聊生,没人觉得这情况该卫青负责,董仲舒负责,司马迁或者其他什么人负责,包括汉武帝自己都下罪己诏,认为自己该负责。
发布于 2024-02-14 18:2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沈旧酒 - 26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西风急雨 - 26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八O级 - 234 个点赞 👍
邓公吧,在党和国家不知向何处去的时候,他给每个人以希望和方向,他实事求是评价教员,用实事求是完成了国家的转型,以88岁高龄开启南方谈话极大推进了改革开放,解开了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心结。它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设计了从上世纪规划了到本世纪中叶的规划,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因他的决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承上启下的伟大人物。
编辑于 2024-02-13 00:49・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平凡之人 - 216 个点赞 👍
非邓公莫属。40年前废除干部终身制,邓小平:如果允许我退休, 我马上就退休。
40年前,邓小平推动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他的一番看法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当时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退休制度,唯独中国的退休制度迟迟没有建立起来。
面对那些老革命老干部老领导,邓小平以身作则,舌战群儒阐明废除终身任职的利弊,打开了退休制度的大门。
改革开放扬帆起航,干部老化阻碍发展
4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
邓小平和身边的中央委员正在激烈的进行讨论,他坚定的讲到:“就当时形势来看, 我们干部老化的情况不说十分严重, 至少有九分半严重。其中, 中央核心层和省部级干部年龄偏大的现象更为突出。”
据统计, 当时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平均年龄约65岁。
1982年机构改革前, 国务院各部委和省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分别为63岁和62岁多, 省部级领导干部中50岁以下者仅占总数的15%。
不过,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
当年一大批老干部在文革期间都被打倒了, 后来解放了, 重新恢复领导工作,所以领导班子年龄偏大。
面对当时的艰难情况,邓小平语重心长的又说:“他们中许多人年老体衰, 积劳成疾, 相当一批干部连8小时工作都难以坚持, 更无法承担繁重的领导工作任务。”
邓小平深知,人老了肯定各方面机能都会衰退,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而中国这个时候正处于发展的节点,正要开展四个现代化政策方针。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生机,而面对这些年老的干部,邓小平只能当一回恶人。
有领导和他争辩道:“改革开放没有我们这些元老就一定可以办得好吗?”
邓小平有理有据的驳斥:“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 没有大批的人才, 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只有不断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到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上, 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
当时的中国体制比较僵化,即使随着改革开放需要大批的年轻干部,可是老干部却很少有退休的情况。
许多干部甚至是曾经革命岁月的功臣,德高望重,权力极大。
针对这种问题, 邓小平从制度层面上进行了剖析, “过去没有规定, 但实际上存在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不利于领导层更新, 不利于年轻人上来, 这是我们制度上的缺陷。”
在邓小平看来,虽然我们国家并没有规定领导干部终身任职,但是在实际情况上来看,却和终身任职没什么区别。
这是一种制度问题,需要从制度入手。
1980年8月, 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 “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 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 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 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
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制度化的退休政策。而那个年代的老干部自己也身怀责任感,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十分关心,总想继续做些贡献。
而刚经历完那个动荡的时期,许多老干部刚刚翻了身,却又要面临退休,于情理上讲却是有些过意不去。
那怎么既让老干部退出高位,给年轻人才上升空间,又能妥善的安排好领导干部的去处,减轻不满和阻力呢?
邓小平设计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巧设顾问委员会,新老交替急不得
1975年7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到了在军队中设顾问组的设想。
可当时的中央并不认账,国内也在杂乱的思想中迟迟不能统一意见,受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 此设想根本无法实施。
邓小平本人也在随后掀起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狂潮中被打入冷宫。这种顾问设想被一再搁置。
但是邓小平并没有放弃。
1979年11月, 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就老干部如何交班问题指出。
“前几年, 我提出搞顾问制度, 但并没有完全行通, 许多人不愿意当顾问……看来, 顾问制度还是一个出路, 应该保留。”
1980年8月, 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央已经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 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
在邓小平的一再推动下,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设立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顾问委员会,对顾问的具体权利和义务都做了规定。
邓小平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172位委员平均年龄73. 3岁, 建党初和大革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同志占97%以上, 就这样开始了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的过程。
顾问制度短暂实行,解决根本还得建立退休制度
这种顾问制度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要想做到废除所以领导干部的终身任职,为青年人铺路,这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邓小平在重新考虑设立顾问委员会的时候, 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 设立顾问委员会只不过是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权宜之计。
“可以设想, 在经过十年, 最多不要超过十五年, 取消这个顾问委员会。真正要解决问题不能只靠顾问制度, 重要的是要建立退休制度。”
他的这一看法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当时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退休制度,唯独中国的退休制度迟迟没有建立起来。
很显然,是时候要把退休制度制定完善了,而在此之前也必须要彻底终结领导职务终身制。
1980年4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让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退出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的候选人选, 迈出了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逐步更新领导班子的重要的第一步。
不过,真的让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干部退休,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邓小平把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看做成“一场革命”,并多次做老干部的工作, 以打消他们对退休的思想顾虑。
他对许多老同志讲到:“老同志要有意识地退让。要从大处着眼, 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不要一涉及到自己的具体问题就不通了。”
很快,在1982年2月,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高度评价了老干部对中国革命、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阐明了建立退休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对离退年龄和待遇等作了明确规定。
随后党的十二大基本实现了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
退休制度很快也被写进法律,成为了正式实行的制度,而顾问制度也完成了历史使命是时候取消了。
1992年党的十四大经过讨论, 决定从十四大起不再设立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顾问委员会。
邓小平在推动废除领导干部终身任职制度上贡献巨大,他本人也是以身作则。
1986年,邓小平公开表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自觉。我自己就有这个想法, 如果党允许我今天退休, 我马上就退休。这是真话, 不是假话。”
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以身作则的政治雅量以及为党为国为民的历史责任。
1986年10月,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人共同约定, 一齐退下来, 而且是一退到底,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结语
总的来看,邓小平在推动新老交替,废除领导干部终身任职,为改革开放补充新鲜血液这些事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以身作则让第二代领导集体顺利过渡到第三代,心怀的无私天地宽的伟大品格和高风亮节, 令人肃然起敬。
发布于 2024-02-07 22:2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东叔看历史 - 21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家人的不幸 - 159 个点赞 👍
我觉得还是邓工,没有他,我们现在估计还是天天三忠于四无限,批林批孔搞大锅饭呢?虽然如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贪腐问题也非常严重,但总体来说在这个制度下日子也比二十年前好多了!虽然现在我也有非常多的不满,但还是不希望战争的到来,因为我必定是刍狗
发布于 2024-02-13 13:53・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聊天不聊地 - 15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下北泽114514 - 14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韩满城 - 14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光光 - 137 个点赞 👍
不是说一些吗,怎么都说一个啊?
那我来说几个,排名不分先后
小平同志:少说多做,力挽狂澜
彭大将军:百团大战,国家军队
中山先生:推翻帝制,首倡共和
小蒋先生:立足民生,天下为公
还有1937年开始所有参与淞沪会战和之后大大小小22场会战的将士们,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编辑于 2024-02-13 16:10・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张胜利的猫 - 11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漢真理部 - 1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月落乌啼 - 110 个点赞 👍
出身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多的,都应该感谢邓公,没有改开,没有经济发展,饿都饿死一大批!
九十年代末年农村人可以出去打工后,才能吃得起肉!在之前那真是穷的不敢想象
发布于 2024-02-13 00:48・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闭口禅 - 10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善现启情份 - 9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ononoke - 9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莫如润芝 - 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春日 - 90 个点赞 👍
如果说,中国有所谓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唯仲甫先生一人而已。
胡适称陈独秀是“终身的反对派”,是历史上唯二的不肯认错的人,是一个坚持理想的人,既不肯屈服于蒋介石政府,也不肯屈服于另一派,晚年对苏联进行反思,是少有的独立的知识分子
发布于 2024-02-14 09:22・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林先生 - 9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柳梦璃的璃 - 8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木图 - 8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信德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