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时候改变一下我们对台政策的思路了。
民进党能够连续执政,最大的原因不是什么台湾老百姓疏离感加剧,也不是什么两岸隔阂加深。
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字:钱。
不管承不承认,有一个现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台湾地区其实很有钱。
截止到2023年11月,台湾地区的外汇储备金额升至5675.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5675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这个数字仅次于大陆、日本、瑞士和印度,世界排名第五。
按照巴以战场的强度,以色列每天军费消耗2亿美元,台湾能够支撑近8年。
按照俄乌战场的强度,乌克兰每年军费全部加起来撑死1500亿美元,台湾能够支撑近4年。
2023年度大陆的国防支出预算为15537亿元人民币(约合2300亿美元),台湾能够支撑两年半的大陆国防军费。
不管是谁,拥有这么大一笔财富在手,肯定是不会轻易低头的。
即便是解放战争,也是首先打垮国民党的财政,接着打垮国民党的政治,最后才打垮国民党的军事。
台湾为什么这么相信自己一旦有事,日本肯定会来救它?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台湾对日本有巨额的贸易逆差。
2020年到2022年,台湾对日本贸易逆差分别为225亿美元、269亿美元、210亿美元。
三年时间,日本从台湾赚走了700多亿美元。
问题来了,这些让日本赚走的钱,台湾是从哪里赚来的呢?
答案更简单:从大陆赚来的。
从2011年到2022年,大陆对台湾地区贸易逆差累计约8159亿美元。
仅仅2022年这一年时间,大陆对台湾逆差是1565亿美元。
也就是说,台湾当局向美国买武器、向日本表忠心、向世界扩张影响的钱,全部都是从大陆赚回来的。
以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可以把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这些顶级制造大国都打成贸易顺差,难道台湾地区的工业能力比它们还强?
不可能。
大陆对台湾地区长期保持高额逆差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大陆主动选择不与台湾的优势产业展开市场竞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郭台铭的富士康。
大陆要是真的和台湾抢市场,几十年时间培育不出几个富士康?怎么可能!
这才是“惠台”政策真正的重点,买点农产品,买点海鲜根本算不得什么。
当然,在与台湾的经济贸易中,大陆确实也获得了一些发展助力。
但是,这种助力现在看起来是得不偿失的。
大陆在发展,台湾也在发展,越发展隔的越远。
究其根本,还是出在我们太过于重视台湾同胞的缘故。
我们曾以为两岸经济交流越多,台湾就会越心向祖国。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长期拉拢台湾还结出了另外一个恶果,就是在大陆内部培养了一大批靠“惠台”吃饭的既得利益者。
改变“惠台”政策,首先就是动他们的蛋糕。
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这种“穷台喊了好几年,贸易逆差却越来越大”的奇葩现象。
这次赖清德的上台,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
除了极小一部分别有用心者,绝大部分大陆民众已经能够接受,最起码对台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了。
趁着这个机会,应该痛下决心。
至于赖清德本人跳与不跳,这都不用太关注,解放军对台海局势一切可能变化,早就都有了应对方案。
70多年的军事准备,不是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