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朝汉女装越来越火热的现象?
- 69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现代汉人的民族意识培养为“0”甚至是负数,抗战的时候南洋的华人倾家荡产救中华,如我们不是一样的汉人怎么会激起远在他乡的异国人,你会救被法兰西屠戮的阿尔及利亚吗?民族主义者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说抛弃就抛弃,左人仿佛以为别人读一读马列经书就能和你站在一起作为同志,大骂绿穆,他们不也是红穆吗?现在我们终于开始恢复我们自己的民族意识,里面就出现一群过去没有好好清算的脏东西出来混淆视听想要阻挠我们,我跟你讲,绝对不可能,对于这些叛徒们,在和平的时代要无情的批判,在动荡的岁月则要无情的消灭他们。
对于我们同胞来说,要坚守自己的文化,坚守自己的服饰自己的历史,同时要多推广自己民族的服饰文化,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国家危难时刻见真情的永远是民族主义者,我们现在努力,不仅有利各位同胞,也是为后人植树,异族叛徒除外。
编辑于 2024-11-29 15:4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網耙掸 - 56 个点赞 👍
火不火不知道。
但是我挺喜欢此类讨论越来越火的。
我周围的人基本没什么民族意识,谁让陕西除了个回民街,再也没啥聚集区,也没啥加分。
托这几年某些人,比如乌某某等等的逆天言论,大家也慢慢觉得,嘿,凭什么啊。
相比十年前汉服是奇装异服,备受抨击,今天的待遇可是天上地下了。有些人看着诋毁不了了,就想着掺沙子,变颜色。可是有了这些讨论热度,还能掺个屁啊。
真应该给这些人颁个大奖章!
查看全文>>
章鱼 - 47 个点赞 👍
不用怎么看待
清汉女装,是汉服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势下,在成规模地复兴后,被这股风潮顺带而被挖掘出的满清体系。你可以理解为搭便车的。而且,是纯粹的便车。背后不是靠民族文化认同维系,而是纯粹的古风拍照需求。
但也不排除,有群体在借势推广
但为什么清汉女装能够有规模呢?
因为本质上,各位是在以民族主义视角理解穿汉服的女孩子
但事实上,很多女孩子可能就是图个美美哒
对于大部分只是为了拍照的女生来说,他们对汉服背后沉重而富有极强民族历史责任感的历史,是了解不多的,汉服的汉,在他们的理解里,只是一种风格化的标签,拍照时用来贴贴。既然只是风格切换而已,那呢清汉女装为什么不行呢?
他们不是以民族文化视角来理解清汉女装的
因为大部分汉人的民族意识依旧是“空瓶子”状态
也就是不遇到危机,不浮现的状态。而汉族认同在中国又是刻意被满清拆解过民族文化纽带的(剃发易服),在过去几十年,托民族政策的福,是舆论界的逆向民族主义,公知,河殇派,重点围攻的对象。自然大部分汉人是没有那么强的汉民族意识的。
也就是以下两个原因
大部分汉族
查看全文>>
载之 - 39 个点赞 👍
狠抓一批,严打一批,取缔一批,重点是科教文卫系统的鞑清残余,把这些人彻底扫除,既是为了社会稳定大局,更是为了祖国统一,不忘却民族伤痛,防止满独分子死灰复燃。
查看全文>>
取一尊对饮 - 13 个点赞 👍
现实里穿汉服的绝对主力是在景区拍照的小仙女,她们不在乎汉服是什么制式的,只要拍照好看就行。是不是清朝汉女装,没人在乎,只要拍照好看,哪怕是潘多拉汉女装都行。
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都不会是上面这个样子。
大部分汉服看着违和感还是弱一些的。
查看全文>>
大唐左威卫将军 - 8 个点赞 👍
有一次小红书上 看到一个影楼宣传自己的照片 3个小孩模仿《甄嬛传》拍照 一个小女孩扮成皇后样 一个小女孩打扮成贵妃样 一个小男孩打扮成皇上样 扮演皇后的小女孩嘟嘴表现出吃醋的样子
我留言了一句“这么小就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争宠呀” 结果一堆人过来喷我 那时候我的民族意识还没觉醒 只是觉得这帮人素质差 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争男人宠爱 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
然后我就删除号 注销小红书啦
后来我为了找找古筝谱子 又注册了 嘿嘿
然后就发现有人搞萨满八旗入关纪念380周年 代表东北啦 我的民族民权民生等三民主义的意识就完全都觉醒了
查看全文>>
荣耀属于辽连斯基 - 6 个点赞 👍
山河四省黄土人对东北亚鞑靼满族的“照葫芦画瓢画的四不像”罢了。不过是认为满族高贵然后又模仿,结果模仿的“侉里侉气”
还不如明制汉服和旗装好看呢!
上图为山河四省的清汉女装,下图为旗装。 查看全文>>
飞镖黄投手 - 5 个点赞 👍
(多图预警)个人觉得清装火起来的有个原因:复原+足够花里胡哨。
虽然网上很多吹复原款汉服漂亮高级老祖宗审美的,但实际上网红以及现实中穿汉服的人更喜欢以下这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