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1.005亿韩元的生育补贴,钱是仁川地方财政自己出,仁川市是真有钱,真会兑现。韩国的ZY补贴和地方补贴是分开的,除了仁川自己的1亿地方补贴外,生小孩的仁川人还能再拿到ZY补贴,但ZY补贴因为是面向全国,所以ZY补贴的钱不多。
仁川这地方我以前在韩国的时候经常去,仁川产业结构健康,城市面貌和公共配套都不错。而国内某些地区就算是出了补贴政策,地方也会跟阿姆斯特郑一样没钱兑现。
仁川的举措会有成效,但不大,毕竟之前仁川市已经有了7250万韩元的生育补贴,已经执行几年了,现在的1.005亿韩元补贴是在7250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800万韩元。而且仁川市2020年的时候平均年薪就已经达到3410万韩元了。
想着骗补贴的就别做梦了,这1.005亿韩元是分阶段分成多年分期支付的,不是一次性支付给个人的。而且其中小部分是直接报销医院的医疗费用和跟小孩学习相关的教育经费(例如购买课外辅导材料之类的),剩下的8300万韩元(43万人民币)也是按月发,其中最长的会发18年,谁没事干在韩国生个孩子养18年就为了骗8300万韩元(约45万人民币)?
难道会有人以为韩国养小孩是跟国内某些乡镇农村家庭一样,给吃给喝上完9年义务教育,小孩成年后直接打发出去打工就完事了?韩国家庭养小孩的成本跟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中产家庭差不多,你问问国内一二线城市中产家庭有谁会生个孩子养18年就为了骗四十几万元的补贴?
韩国《亚洲日报》12月18日报道:12月18日,韩国保守派仁川市市长刘正福发表了"1亿+idream"(i在韩语中的发音表示“孩子”)政策,旨在支持所有在仁川出生的婴儿,每位婴儿将获得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954万元)的福利补贴。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低生育率问题,韩国政府自2006年以来已投入380万亿韩元的庞大预算。然而,今年第三季度的韩国总和生育率仅为0.7,同比下降0.1,创下历史新低。这一生育率在全球236个国家中排名垫底,在38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处于倒数第一。低生育率给韩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压力增加等。有专家预测,今年四季度韩国总和生育率可能将历史上首次跌至0.6人左右,这意味着韩国人口危机进一步加剧。
另外,根据个人情况、收入等资格,最高可领取3.4亿韩元生育补贴。
仁川市政府“1亿+我梦”生育政策,旨在从胎儿到18岁成长前阶段,为育儿家庭提供全面支持。仁川市现有生育补贴包含补助怀孕与生产医疗费用100万韩元、生活补助券200万韩元、父母津贴1800万韩元、儿童津贴960万韩元、保育及伙食费2540万韩元、小学至高中教育费补助1650万韩元,一共7250万韩元。
柳正福宣布,在现有的补助基础上再追加2800万韩元津贴,当中的840万韩元用于“天使支持基金”,1980万韩元划为“儿童梦想津贴”,以及50万韩元挪为孕妇交通津贴。
“天使支持基金”主要适用于今(2023)年出生、明(2024)年满1岁的婴孩,在他们1至7岁间,每年提供120万韩元补助,一共可获得840万韩元补助。
“儿童梦想津贴”则是针对明年出生的婴儿,当他们年满8岁时,政府每月发放15万韩元津贴直到满18岁,总计每位8岁童至18岁成人时,可获得1980万韩元补助。总计支持从出生到18岁青少年高达1.005亿韩元的生育补贴。

18日,韩国右派国民力量党籍的仁川市市长刘正福正在发表“1亿+梦想”政策。
仁川市之所以出台了韩国内部截止目前水平最高的生育补贴,是因为仁川的居民收入在韩国各城市里算低的。仁川的人均GDP虽然能排第三名,但仁川居民平均收入在韩国内部城市只能排十名开外。。。所以得靠发钱鼓励生育和吸引韩国其他地区人口。
2020年6月9日韩国国税厅的《广域自治团体劳动收入年末申报情况》报告。根据报告,2020年首尔市人均年薪为4380万韩元,比全国城镇(3830万韩元)高550万韩元,是全国17个广域城市中工资最高的。
数据显示,全国平均年薪最高的城市为政府机构密集的世宗市(4520万韩元),制造业密集城市蔚山市人均年薪4340万韩元,在世宗、首尔之后排第三。另外14个城市的人均年薪都不到4000万韩元。
按地区来看,济州道(3270万韩元)的平均年薪最低,其后依次是全罗北道(3400万韩元)、仁川(3410万韩元)、江原道(3440万韩元) )、大邱(3500万韩元)、釜山(3520万韩元)、庆尚北道(3560万韩元)、庆尚南道和忠清北道(3580万韩元)、全罗南道和光州(3590万韩元)、大田( 3710万韩元)、忠清南道(3730万韩元)和京畿道(3890万韩元)。济州道和世宗的平均年工资差距达到1250万韩元。2020年全国属于征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为746.3168
——
韩国ZY政府层面也有自己的生育鼓励政策,主要是0—5岁婴幼儿可以由ZF办理的托育所免费托育,还有育儿补贴现金和育儿假期。至于韩国各地出台的地方补贴政策太多了,我没查地方。下面是我在2022年之前查到的关于韩国ZY政府层面出台的面向韩国全国的生育鼓励补贴中的一部分:
韩国为减轻育儿负担,韩国政府从2022年起向有0-1岁婴儿的家庭每月发放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90元)的育儿补贴,并到2025年逐步上调至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并于生育时一次性发放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现金的“初次见面大礼包”。
韩国发放给孕妇的“国民幸福卡”可用限度将从目前的60万韩元上调至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00元),供孕妇产检及生产时使用。
韩国为保障育儿时间,出台“3+3”制度,即未满12个月的子女父母均可申请3个月的育儿假,并每月获最高3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的育儿补贴,政府欲通过此举将申请育儿假的人数从2019年的10.5万人增加至2025年的20万人。
韩国为缓解生育后出现的收入减少现象,将提高育儿假的基本收入标准。
韩国按照现行制度,育儿假的前1-3个月领取基本工资的80%,从第4个月起至第12个月领取基本工资的50%,今后将12个月内全部领取80%的基本工资。
韩国政府还计划将育儿假制度适用对象扩大至特殊从业者,包括艺术工作者、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等均可申请育儿假,享受与普通劳动者相同的待遇。
韩国政府还出台多项面向多子女家庭的优惠政策,到2025年之前将为多子女家庭提供2.75万套专用公租房,将多子女家庭的标准从现行的3名以上放宽至2名。低收入家庭第三胎起大学学费全免,每年新增550家公立托儿所,力争5年后将公立保育率提高至50%。
韩国为保障孕产期职场女性的各项权益,政府将要求企业公开男女员工在就业、薪资、晋升等方面的具体信息,还将出台惩罚性赔偿制度,防止职场性骚扰等。为确保儿童作为权利主体,将出台“出生通报制度”,医疗机构必须将所有新生儿无一遗漏地上报给国家有关机构。
另外,韩国政府为多子女家庭第二胎及以上孩子免除大学学费,扩大助学金领取范围。
根据韩国2017年《健康保险法》和《医疗补助修改案》,韩国15岁以下儿童住院,家长只需负担5%费用。
在儿童托育方面,韩国给予韩国有孩家庭近乎免费的托育政策。韩国政府在2013年通过了《婴幼儿保育法修订案》,将无偿托育对象由就学一年前的幼儿扩大至0-5岁的婴幼儿。此外,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韩国的托育率超过55%,在亚洲国家中排名前列。
但老实说目前来看成效不大,虽然韩国政府为愿意生育的家庭出台了大量社会福利,然而事实证明卵用都没有(注:因为韩国提供的育儿福利在发达国家里并不高,除非提供的社会福利能高到法国和北欧那种水平,有才可能挽回生育率。而且韩国错过了鼓励生育的最佳时机)
90年代韩国开始鼓励生育时,韩国的生育率远高于现在的某大国。而发展到现在韩国对于鼓励生育的社会福利保障,相对于某大国来说,已经是相当完善。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某大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社会福利制度不如发达国家福利水平中处于地板水平的韩国,也正常。
某大国的生育率目前已经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之一。重点在于某大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这生育率就已经低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韩国出台刺激生育的努力,终究走向了失败。从90年代到现在,韩国的生育率一直处于下降中,目前是全球最低。不过未来这个宝座有可能会被某大国取代,毕竟某大国如今连发展中国家里的高收入水平都没达到,就已经喜提全球生育率最低国家之一(注:目前某大国生育率倒数第二,比韩国略高)
韩国失败背后的原因,是因为韩国生育政策调整错过了最佳时机,福利制度推出时间过晚,而且后续政策力度是长时间内挤牙膏式的出台和缓慢式的落实,因此对于韩国普通民众来说吸引力极低。
并且韩国目前的育儿社会福利,相对于韩国民众的社会育儿高成本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韩国年轻一代人受教育程度提高、思想意识更加开放、大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就业、工作压力增大等,导致不婚主义盛行,韩国大量年轻人不结婚、晚结婚、即便是结婚后也尽量少生甚至不生。在婚内生育文化下,年轻人不结婚自然不生育,谈何提高生育率。
而不同的是,欧洲发达国家在鼓励刺激生育这方面,却做的较为成功。究其原因是因为法国、德国、北欧等国。更早的意识到了生育率下降的危害,因此普遍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出台一系列鼓励生育的福利保障政策。而且还凭借自身发达国家的条件吸引了大量外来优质移民入籍。因此近年欧洲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处于回升状态。
还有我们没必要嘲讽韩国的低生育率现状,因为某大国调整生育政策错过最佳时机的时间,为时已晚的可能比韩国更夸张。韩国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的90年代时期韩国的生育率是远高于近年的某大国。韩国尚且错过了调整生育政策的最佳时机,更何况是近年才开始调整生育政策的某大国。而对于前段时间某种称福利主义是养懒汉的陷阱的说法,我之前也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