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王石反向劝捐彰显自由的时代了。
因为田园自由主义根本不明白,反向劝捐,反而是逼捐行为最大的背书。
你能拆台,我亦能铸台,还就从你铸起。
再说了,你们是企业,就得竞争。
如果有人掀起了这个潮流,你不跟那你就接受市场的判断。
没办法,社会不能光毒打我,而独宠你一个。
你嫌捐款太卷了,就卷了,你服吗?
就拿这玩意“恶性竞争”了,你不跟拉到。
谁让人家鸿星尔克有事真上,你同行这样你只能认命。
鸿星尔克为河南水灾捐5000万的时候,创始人吴荣照就已经是23年的老党员了,今年党龄25。
那次捐款后他说:“可能是因为淋过雨,所以想要为别人撑伞。”
人家可能就是要和你卷觉悟了,你只能做好准备。
因为无法短时期扩产,他得到了瞬间订单增量反而不一定是好事,直播间还劝大家理智消费。长期的名声一定会留下的。
其实国货也不需要你因为老板有善举而买单,你能扭个头正视一下就行了。性价比完爆某些外国品牌根本不是今年的事。我发现鸿星尔克便宜好用的时候还是13、14年呢,他们老板叫什么我都不知道,也不关心。
那时我家楼下有一家鸿星尔克,回国时我会多买几双,算是给我的老外朋友代购。也不挣什么钱,就乐意看他们的惊讶和激动。因为他们在本地买的也是made in China,至于你觉得很洋气的品牌,人家洋人本洋根本get不到。就像我们这个到处是性价比的工业国,看见巨大性价比的商品不会像洋人那样高兴的跳起来一样。
所以归根究底,优质国货品牌对我们来说,就是个发现没发现的问题,发现就是捡到宝了,没发现就继续花你的冤枉钱买你的洋气货。这种状态,已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保持十几年了。
国货的各种潮流和举动,最重要的并不是让你买一时的情绪账。就是让你看一眼,你觉得行就试试,不行就算了。太多人根本没有机会了解,也懒得去关注,错过了就错过了。毕竟人家知名的洋品牌,把做工交给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将“维护品牌”的白领职位都攥在手里了,我们买的一直是他们维护很好的梦,不是越南人的一针一线。
而现在的国货潮并非国货今天才价廉物美,而是我们的视线开始有所转变了,我们的梦也和自己人有更多的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