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想开发一些临时应急保暖装置。比如用随处可见的保温袋、胶带,临时造一个坎肩,正在学打版ing。
虽然这个时代,工业化极度发达,保暖衣物随处可买,但极端灾难环境,还要考虑临时救援的需求。我的办法虽然笨拙甚至愚蠢,但我想还是要居安思危,危不忘安。我没事喜欢琢磨野外生存、灾害救助的简易技术。

在做好之前,我在零下十度做了测试,包围的躯干部位,暖和的不得了,秒杀等重棉花、羽绒、乃至绝大多数常规保暖衣料——它太轻了,穿到身上基本感觉不到重量。
虽然有一个严重缺点——在运动时汗无法挥发,不适合救灾体力活时穿戴。但对于静止救助目标(比如无法移动的人、需要睡觉休息的人),效果绝佳。
这一点上,它已经完成了我的需求——我在最冷的时候,需要在零下十五乃至更低的温度,站立许久,如果有寒风,体感温度会更恐怖。我这样的静止人员,这样的材料可以让我被包裹的躯干基本不失温。至于肩膀和胳膊,我还在研究版型——虽然说这个玩意没有弹性,但是板甲都能做衣服,只要设计得当,我的运动自由度应该也能保证。
它的保温原理是:反光膜反射热辐射,空心结构隔绝热传递,同时绝对隔断空气流动(前提是尽可能贴身,贴身穿会牺牲透气性,不过话说回来都快冻死了,要什么透气啊)。可以说把三大热传递方式都隔断了。
同时还具有防水速干(废话本来就不吸水)、扔了也不心疼的特点。应该适合救灾临时之用
但同时它缺点也很大——强度远远不如布料。但也不是不能解决——将其作为填充物,就像面包羽绒服一样,一格一格区分开,用布料包裹就能解决强度问题。
还有缺点是容易产生静电,对于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来说,是巨大的隐患。
希望材料学专业的天才,早日研发出改进的材料,在这个材料基础上增加阻燃效果。
我还想过,用瑜伽垫之类的装置,做一个折叠套筒式临时睡袋,瑜伽垫可以隔绝冰凉的地面,减少热力损耗。不需要很厚,1公斤左右就能产生不错的保暖效果。
想到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