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上来就是上帝/Country/Gov/Power视角,把比特币贬的一文不值,作为浩瀚宇宙里的一颗尘埃,我反而认为比特币有其自身的价值所在。是由其特点决定的。比特币的出现是一些人对当今地球村的金融模式(不断扩表印钞)不满或者说是一种比较另类的金融创新。
比特币最大的特点是:数量固定,不超发,可溯源。这保证了比特币的稀缺性和价值。而同时它又是全球流通的且锚定的是地球上信用最好的货币(这个可以随时切换,什么货币相对最保值是名义上的通用货币,它就锚定谁),从这个特点你再延伸下思考以下一种情况:
假若我是类似阿根廷或委内瑞纳等货币贬值严重的潘多拉国的小民,且我对所在潘多拉国的未来没有信心,且自己懂点金融经济学常识,那么称潘多拉货币还没有演变成委内瑞纳元之前,我是不是可以考虑投资下比特币,从而将潘多拉货币转换成了比特币,也同时等于持有了全球最好的信用流通货币。从而避开潘多拉币崩坏爆发造成的财富缩水。
比特币副作用就是对滥发货币/信用不好的潘多拉国家不利,还有资金容易流动,这也是目前很多国家老是找它茬的原因。但是对于信用好的全球流通币国来说,因为比特币的锚定,利用好了,是可以玩出一些花来的,可以参照大鹰国,轻松罚款找个你的把柄收割43亿美金。但是,他们并没有联合其它国家一举掐死比特币,这或许就是原因,因为比特币对最好的信用币全球流通币是有利的。
比特币在我看来,自身并没有多好多坏的属性!他的价值高或低是地球村各村的潘多拉币拉垮程度彰显的,视比特币为洪水猛兽的潘多拉们可能自身心里有鬼,自身货币滥发太多,信用堪忧,潘多拉人一旦看穿,比特币是一个出逃的可选路径。反过来,如果各潘多拉国都爱惜自己的潘多拉币的羽毛,维护潘多拉比的信用,那么完全可以无惧比特币。
套用帆动的小故事收个尾:有两个世人在江边散步,正好看见江面上有一艘帆船驶过,船帆随风摆动。这时,刚好有一位禅师经过,问:“何者在动?”其一曰:“帆动!”另一曰:“否,风动!”比特币听了,摇头道:“非帆动,亦非风动;而是施主们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