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写的分析。
有一句歇后语,大眼贼发愣——灌(惯)的。
大眼贼是田鼠的一种,眼睛大,能偷粮食,传播鼠疫。
抓大眼贼,要用水灌。一桶水下去,大眼贼就会被从地洞里灌出来。半溺水的大眼贼,会站在洞口发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言归正传。
目前哈马斯的处境相当不利。
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打半封建靠国外金主资金支持的武装胜算如何?
哈马斯的主要手段是平民肉盾、网络攻势和大国偏袒。
哈马斯对加沙的控制,如同教父对意大利社区的控制。
以军没有进入加沙地带以前,加沙的平民在哈马斯的控制之下,不论真心支持哈马斯,还是恐惧哈马斯的威胁报复,平民的行为都受到哈马斯的影响。
以军是否进入加沙北部,什么时候进入加沙北部是不确定的,哈马斯半夜杀全家是轻而易举的。
以军没有进入加沙以前,哈马斯还能在地面上活动,可以裹挟民众。民众也怀疑战争规模,是否南迁,处于两难。现在,以军已经进入加沙地带,哈马斯转入地道作战,失去了对平民的影响和控制,民众不南迁等什么?珍惜生命,不愿意蹚浑水的平民开始大规模撤离。
没有了平民肉盾,哈马斯就是地洞里的大眼贼。以军完全可以夷平可疑的建筑物,排查哈马斯的地道出入口。
以军的泰迪熊军用推土机专门为这种作战制造,可以无人驾驶遥控操纵。参考一下旁边的女兵的身材,可以估计出这种攻坚设备的尺寸和吨位。以军已经开始在加沙地带使用这种装备了。

国内哈粉的希望是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以色列。
希望阿拉伯人联手对付以色列,抱歉,绝大多数阿拉伯人,包括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都只是声援加沙。至于接收加沙难民,大家一致表态,没门!
剔除巴勒斯坦好汉们在周边地区屡次试图鸠占鹊巢的不良记录不说,宗教和恐怖袭击也是重要原因。
阿拉伯世界也分为世俗派和宗教派,简单的区分原则是,世俗派把宗教和现实生活分开,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宗教派则要求按照宗教教法管理现实社会,教士是统治阶级,国王、武士、总统、官吏也都是教士的仆人。世俗派忙着挣钱、恰饭,宗教派则要发动圣战,建立一个清真的世界。
怎么区分世俗派和宗教派呢?看到他人喝酒吃猪肉,世俗派不干涉,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意,你吃喝什么与我无关,宗教派则会怒从心头起,恶自胆边生,要扫荡不清真的污垢。
只有宗教派才相信天堂有72个处女等着他们,所以喊着“安拉胡阿克巴”,拉炸药包毫不犹豫。世俗派在宗教派眼里,也是需要清理的污垢。
世俗派容易与他人和平共处,盘算挣钱、恰饭。宗教派自视比别人高人一等,动辄看别人不顺眼,要发动圣战,天堂的72个处女比现实生活更重要。世俗派的生活方式显然比宗教派更符合生产力发展方向。
哈马斯就是宗教派,要用伊斯兰教法发动圣战,消灭以色列。
目前,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大多是世俗派占上风,巴勒斯坦的合法政府法塔赫也是世俗派,世俗派占上风的阿拉伯各国自然谁也不欢迎喜欢玩人肉炸弹的圣战士。
除了僧侣和需要僧侣给自己提供合法性的封建帝王,谁不讨厌宗教派——真正强势的封建帝王也喜欢僧侣骑在自己头上装神弄鬼。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就是这个意思。
中世纪宗教派占上风,欧洲的基督教也一样容不下异教徒,一样发动过“圣战”。前者可以参考宗教审判所,后者可以参考十字军东征。
世俗派取代宗教派占上风,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前提和结果。欧洲宗教势力薄弱的地区发起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革命以后,基督教会基本退出政治,宗教势力被迫退出世俗生活。
这个过程在中东地区正在进行中。
和加沙接壤的埃及,虽然同是阿拉伯人,但是也苦于圣战分子的袭击,恨不得以色列替他们收拾这些圣战士。所以,积极向以色列传授对付地道的经验。

工事作战需要有地面力量作为依托,没有地面力量依托,牵制敌军,补给物资,地下掩体就是地下墓穴。以军进入加沙,占领地面,普通民众南迁以后,剩下的就是打地老鼠。
工事需要地面掩护,不断消灭靠近工事弱点的敌军。否则,随便一个工兵都能从射界死角绕过来,用火焰喷射器解决掩体。


工事能够坚守,需要地面部队掩护、不断补给兵员和弹药。工事没有地面掩护就是墓穴,地下掩体尤其如此。相比地面掩体,地下掩体还需要排污、排水和通风。
地下的哈马斯不露头还好,露头就打。即使没有被击毙,洞口也暴露了。
找到洞口以后,下一步是水泥搅拌车,还是掏粪车,看以军的心情。一车水泥下去,强本固基;一车大粪下去,沼气能把地老鼠熏死。
大粪下去,污染哈马斯的水源,地道里很快就会流行霍乱、痢疾和伤寒——古代攻城战,使用水淹污染对方的水源,让对方城市瘟疫流行,就是这个原理。
当年埃及使用的是原油和海水,成本更低。
甚至都不必使用水泥、大粪、原油或海水,直接破坏通风装置,地老鼠们都能窒息。
反正就这些有限的洞口,挨个来。
当然,哈马斯也可以接着挖。看看是以色列灌得快,还是哈马斯挖得快。
军没有进入加沙以前,哈马斯还能在地面上活动,可以裹挟民众。民众也怀疑战争规模,是否南迁,处于两难。以色列进入加沙,哈马斯退入地道,民众不南迁等什么?
以色列刚进入加沙的时候,普通民众伤亡高,进入打地鼠的阶段,民众只要不在地洞里,伤亡会大幅下降。在地洞里的除了人质,有民众吗?哈马斯已经说了,他们的地道用于作战,加沙民众的安全由联合国负责。既然没有民众,也不考虑人质,那就怎么有效怎么来。
时间在以色列一方,绝大多数洞口在以后几个月的时间内都会暴露。即使不作战,地老鼠们也需要排污、换气和补给,只要他们来到地面,洞口就会暴露。
猫蹲在老鼠洞口,不着急,慢慢来。发现一个鼠洞堵一个、灌一个。
目前撤离北加沙的难民之中,必然有大量的哈马斯。甚至不排除有贯穿整个加沙南北的地道,随着以色列逐步填埋北部地道,哈马斯从地下向南部加沙撤退。
不论怎样,只要以军不收手,哈马斯必然元气大伤。
一是北部地区的地道网络绝大部分甚至全部被填埋,地下储备的物资损失殆尽。
二是大批来不及撤走的哈马斯成员将被活埋在地下。
三是在加沙民众中的威信尽失。
四是以色列完成对北部地道的清理以后,完全可能挥师南下,在南部继续开展同样的清理和填埋。
五是以色列和埃及必将加强对加沙的封锁,美国和以色列加强对哈马斯领导人的金融制裁,导致哈马斯补充物资更加困难。
六是以色列可能把加沙地带和拔牙、破产的哈马斯交给法塔赫,由法塔赫的警方完成后续的逮捕和镇压。
以色列政府作为一个民选政权,不论谁在台上,都不会轻易收手,不然就要面临倒台的风险。
哈马斯作为一个中世纪宗教武装团体,靠伊朗、卡塔尔、土耳其等国的打赏存活,靠俄罗斯等反动大国和白左势力罩着,能做大本身就是奇迹。与以色列、法塔赫、美国前期对其掉以轻心,以色列、埃及、法塔赫缺乏联手打击密不可分。这次有这个由头,周边势力正好清理这个残余的中世纪组织。
刚才看混球网的视频,一群离岸爱加沙的巴勒斯坦抗议者在纽约时报门口燃烧以色列国旗,高喊“安拉胡阿克巴”。见识过宗教圣战的正经人,谁听了这句不紧张?包括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也很清楚自己应该有的立场。

所以,对哈马斯来说,翻盘的机会并不在于人员是否撤退,装备是否保存,而是是否获得周边多数国家和多数人的支持。只要周边阿拉伯国家源源不断支援资金、武器甚至人员,哈马斯有的是翻盘的机会,否则,只能越来越萎缩。
表面上看,支援哈马斯的势力很强大,但是这些势力基本靠不住。支援哈马斯的要么是远在天边的大国,我说的是俄罗斯,远水不解近渴,要么是网上的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真要他们出一头牛,他们马上后退。
周边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态度决定哈马斯的兴衰,这些人顺应历史潮流,忙着发展经济,努力一起恰饭,没兴趣参与圣战,也很清楚哈马斯是什么东西。虽然哈马斯像ISIS一样,学会了搞网络宣传攻势,但是,周边的阿拉伯国际和人民对哈马斯的理解,有切身体会,不需要通过网络。所以,网络宣传对他们效果不大。
只要以色列按照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则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合作,联手发展经济,逆历史潮流,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哈马斯凶多吉少。
平民南迁,哈马斯失去人盾,阿拉伯国际袖手旁顾,以色列能展开手脚打地鼠以后,哈马斯现在能利用的只有两个手段,一个是从ISIS那里学来的网络舆论战,一个是外交窜访。
可以看出,目前的形势对哈马斯非常不利。哈马斯一方面加紧网络宣传,一方面已经派人到其他大国开展外交活动,要么大国给以色列施压结束军事打击了。
自10月7日哈马斯从加沙袭击以色列以来,Cyabra查实了至少4万个网络机器人或虚假账号。
受伊斯兰国等组织的启发,从发动袭击的最初几个小时开始,哈马斯就采用了广泛而复杂的媒体策略。据Cyabra的研究人员称,其操作办法是通过来自巴基斯坦等地的机器人账号传播图像,避开了Facebook和X(之前的Twitter)对哈马斯的禁令。
Cyabra发现,在冲突开始后的一天内,Facebook、Instagram、TikTok和X上发布有关冲突的账户中,大约有四分之一似乎是假的。在阿赫利阿拉伯医院爆炸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在X上发布的有关该事件的帖子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账户是假的。
不论承认不承认,目前左翼理论一塌糊涂。
相比之下,法西斯理论、民族主义理论、极端宗教主义理论,在全球互联网泛滥。许多“左翼”理论,其实都是法西斯理论、民族主义理论、极端宗教主义理论,甚至封建主义理论的变种。
资本主义反动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言,这些理论反动是相比资本主义还反动。
这次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攻势,军事偷袭在其次,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反犹浪潮,颇得ISIS的真传。
当然,这背后有伊朗、俄罗斯和其他大国的资金、机器人和封禁的支持,有西方舆论环境的宽松的条件,以及伊朗、俄罗斯和其他国家舆论封锁的作用,有大批巴勒斯坦人进入欧洲离岸爱加沙,总体来看,短期内相当成功。
实际效果,比当年的ISIS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长期看,这种疯狂的举动对可以发挥作用的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毕竟这些相对世俗的阿拉伯国家的人民对哈马斯的认识不是来自网络,而是有切身体会。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吸收大量巴勒斯坦移民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则引起“互联网+对宗教极端主义”手段的高度警惕。
所以,这种手段最终必然无法持久。再说,搞小动作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手腕,甚至可能严重反噬。
不过,国内矛盾随时爆发的伊朗、深陷乌克兰战争的俄罗斯和其他反动派想不了这么远了。
哈马斯四处窜访的目的,是要求各国给以色列施压,让以色列的打击半途而废。
其他大国对以色列的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目前,对中东地区有足够军事投射能力的只有美国。美国对哈马斯的态度也是死有余辜。其他试图牵制以色列的大国,虽然是以色列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对以色列来说,国家安全显然更重要。
再说,法塔赫领导巴勒斯坦的合法政府,其他大国没有与法塔赫断交以前,跳过法塔赫与哈马斯勾兑,本身也容易导致外角风波——这就如同其他国家跳过大陆,与台湾勾兑,必然导致大陆的强烈不满一样。
但是,这并不是说哈马斯没有一线生机。
哈马斯目前处于绝对劣势,只要以色列能稳定住约旦河西岸,不发生与巴勒斯坦的全面战争,地洞里的老鼠基本要被瓮中捉鳖。
对领导巴勒斯坦政府的法塔赫来说,目前稳定约旦河西岸也是有利的。
如果爆发和以色列的全面战争,已经偃武的法塔赫被绑上战车,自然不是对手。不仅如此,哈马斯的袭击事件也将成为这次全面战争的起点,整个全面战争的主导权也将由哈马斯掌握。这就意味着巴勒斯坦地区政权的合法性的转移。
所以,从法塔赫的角度,也有必要和以色列合作维护约旦河西岸的稳定。
目前,最难做的是法塔赫。为了防止有约旦河西岸的人支持哈马斯,以色列全面收紧了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去以色列打工的机会,许多原先在以色列打工养家糊口的人,现在失业中。
尽快让局势稳定下来,让约旦河西岸的劳动者获得经济来源是当务之急。但是另一方面,哈马斯没有全部被撵进地洞以前,放松对约旦河西岸的戒备,很可能导致新的自杀式爆炸,让约旦河西岸的解封遥遥无期。贫穷和愚昧是恐怖主义的土壤,一旦约旦河西岸也被长期封锁,极端宗教势力必然恶性膨胀。那时,约旦河西岸也将属于哈马斯。
现在是考验法塔赫的时候,考验他们能不能维持约旦河西岸的稳定,不让哈马斯在约旦河西岸策应加沙,让以色列在加沙结硬寨打呆战,一个洞口一个洞口挨个来,活埋地洞里的哈马斯。
在约旦河西岸(West Bank)占领区俯瞰伯利恒的一个山坡上,三名巴勒斯坦年轻人在上演《圣经》时代的一幕——他们熟练地从树上摘下橄榄,果实晶莹剔透地堆放在地上。不过,这对艾哈迈德(Ahmed)来说是全新的工作。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前,他在以色列的建筑工地工作,每天赚到约400谢克尔(85英镑;105 美元)。10月 7 日之后,几乎所有阿拉伯人都被禁止从约旦河西岸进入以色列。艾哈迈德和许多人一样,失去了生计。
当然,对法塔赫来说,只要能坚持住,保持约旦河西岸的稳定,给以色列争取到消灭哈马斯的时间,报酬也是惊人的。以色列已经表示不打算占有加沙,法塔赫也已经表示准备接手加沙。目前双方处于联手对付哈马斯的状态。
以色列和阿拉伯人联手,对付阿拉伯人的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上不止发生过一次。比如,以色列和约旦、黎巴嫩联手对付要鸠占鹊巢的法塔赫。不过,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以色列和法塔赫联手对付极端宗教的哈马斯了。
从1949年代到现在,中东地区不断世俗化、工业化、资本主义化,阿以战争、巴以冲突、哈以恐袭与反恐,愿意继续靠打打杀杀恰饭的人越来越少。
哈马斯被镇压以后,这样的人会更少。
关键是,现在支持地老鼠的人,比如普京,将来怎么收场。当然,他现在也许已经考虑不了这么多了。哈马斯结束之后,俄乌战争也快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