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过去了,A股的黑幕事件依然此起彼伏,证监会的监管似乎总是后知后觉,且大部分新规和目标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个部门几乎已经失去了存在意义,至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
前段时间证券日报发文要对股市【小作文】制造者要痛打更要打痛,那不知道问题补充的那一段算不算小作文?【让股民通过股票和基金赚到钱,化消费意愿为消费能力】又算不算小作文?
千呼万唤的注册制磨磨唧唧十几年终于搞出来,结果反倒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为限制股价波动过大的价格笼子制度也没有组织像【龙凤呈祥】这样的妖股打出数个涨停板;
财务造假虚增28亿的西某科技被象征性处罚120万后,还能走出N个涨停板的行情;
这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事件无不再刺痛每一个投资人的心;也伤害了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压榨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同时更是阻碍了我们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
至少通过这几十年的实践结果来看,证监会对实现「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这一战略目标是失败的。甚至我们可以去猜测:没有证监会的A股是否还会好一些?即便是把投机属性拉满,至少也是空多双方各凭本事,我们也不会被那些所谓的口号一次又一次的忽悠。
如果还是一直维持如今的这种状况,那么证监会的作用将长期处于鸡肋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要么会离开这个市场,要么就会加入到非法或投机阵营,我们的资本市场距离平稳运行和发挥枢纽功能就将变得愈发遥远。

发布于 2023-12-04 16:46・IP 属地四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