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都这样了,为什么网络舆论搞得好像女人比男人更愁嫁一样?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作为已经结婚十年的优质男性(180,年收入7位数,老婆清北本科,在北京上海都有房),我仔细观察过周围朋友和亲戚的各种婚恋或者单身都情况,总结一句话就是——
“大部分女人是被自己蠢死的,然后后半生在补救自己的愚蠢,聪明的女人早就嫁出去了。”
我认识的所有女人里面不管是各行各业年龄段的,只有一个女的是真正因为“条件真的出色而且挑剔”才真的不结婚,但人家自己是老板,自己公司一年赚三千多个w,出门都是劳斯宾利,给她打工的高管都是人中龙凤,看不上一般人,很正常,妥妥的富婆。
其他的,可以说大部分是“因为盲目自信愚蠢”而错失嫁出去的最好时机,追过她们的男人现在她们根本攀不上,也接触不到,甚至跨了一个圈层。
有一点很多人意识不到,也就我们这种过来人会告诉你——结婚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纯爱情或者一时脑残冲动,女人要明白,结婚很多时候是为了保障你以后人生的“社会资源稳定和物质保障”,这个道理年轻人根本不懂。
就问你,你一个女的单身打工人,你有啥社会关系资源?也就你爸妈你闺蜜,然后什么也没了,家里条件好的还能有个靠山,家里本来你就说不上话的,又没本事创业,随着年龄增长职场竞争力也走下坡,每个月都存不下几个钱的,我告诉你以后有的你吃苦的。
如果有老公,有男人,男人的家庭,他自己的社会关系,他那群兄弟朋友,就变相的是你的资源,既可以给你解决你的问题,也可以帮忙解决你家里的问题,这种资源你单身状态下用任何办法都换不来的。
中国社会关系一直是人情关系,差个人办点事就完全不同,不是靠你写个小作文吐槽就能换来的。
明白这点,聪明女人就应该趁早在自己年轻有吸引力的时候尽可能的追到那些潜质不错和社会关系资源有优势的男人,要主动取悦,这之后十年二十年,对比你单身,真的要不知道好太多太多,相比这些,生娃也好婆媳关系也好,真的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编辑于 2024-04-17 06:3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JIUQIANSHUODAO - 6 个点赞 👍
本身就是更愁嫁,愁嫁和男女比例没必然联系啊
楼下有位答主说的有道理,城市愁嫁女多,农村单身汉多,农村的单身汉的声音根本听不到
本人身在央企,本部门的鲜活例子一枚。
一个挂职到我们部门的副主任,85年原装北大女硕士单身。
怎么说好呢,这主眼高手也不低,毕竟原装的北大女硕士真的不多。
风格嘛,一天天“劲劲儿"的(那个样子大家自行脑补吧),公共场合讲个话吧,知道的明白她只是个挂职的“副主任”,不知道的以为某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呢。走对面你不理她她肯定是不理你。
部门聚餐活动,大家也从来不叫她,她好像也不想参与。大家跟她也没啥矛盾,就是可能太“仙儿”了。
然后说最关键的,身高虽然够了,但是颜值身材都不行。这年龄,这状态,这风格,这颜值。从何嫁起。
我身边不止一个这样的,只是这个最典型。我想说的是,岁数越大,女士比男士的这个“成家”的需求就越迫切。虽然可能很多女士嘴上说无所谓,但是这里有个核心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家这个诉求,女士相比男士就越来越“不具备条件”。
就是说,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在同等的的外
查看全文>>
哼哼哈哈 - 5 个点赞 👍
女的确实不愁嫁,只要愿意降低标准。网络舆论愁嫁的,包括知乎上的大量答案,讲的更多的是大龄女性对男方要求高导致找对象困难。
农村,或者城市里条件比较差的女的,只要愿意,都能嫁人,包括离异带孩子的,因为男性绝对数量远大于女性。农村老光棍很多,但找不到对象的女的基本上没有,因为她们不会要求特别高,很容易就嫁出去了。老光棍,如果条件不行,真的找不到老婆,所以有些老光棍只能娶女流浪汉、女精神病人。
总的来说,中国现在依然男女失衡,剩男数量肯定是大于剩女的。
查看全文>>
一日囚 - 5 个点赞 👍
男的多出来的那几千万大部分都在农村,有多少人关心农村的光棍,又没有流量。
然而在大城市大部分都是女的嫁不出去,关注度高,流量高,讨论的人多,舆论也高。。。毕竟男的要比女的更难留在大城市。。
事情就这么简单。
查看全文>>
风继续吹 - 5 个点赞 👍
最近刷知乎,男女问题的话题很多,矛盾好像也很尖锐。但看了这么多,突然就有一个想法。
如果男女双方都能够接受家庭制度消亡的话,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彩礼问题没有了,出轨不出轨的更无所谓了,穿衣自由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女性也能够更好的投入社会生产生活中,这样,女性才能真正的得到解放,男人也能够真正的得到解放,不用再背负家庭的压力。
这样,女性生育及后续孩子的抚养就是接下来的问题,对于愿意生育的女性,国家给予补贴,至于补贴多长时间,多少钱,这些都可以讨论,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对于适龄儿童,由国家统一抚养,在前期儿童离不开母亲的时候,有国家给予补贴,到达一定年龄,由国家统一抚养。
这样,每个人都会得到解放,或许才能真正的跳出历史周期律。
现在的婚姻制度偏向女性我觉得是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女性对比男性,还是太弱了,不管什么原因,现实就是女性在社会生产事务中占据的比重太小了,远远比不了男性,地位自然不高,所以才要拉偏架。
查看全文>>
守望者 - 4 个点赞 👍
关于男女比例问题,曾经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答案,就是把男生和女生分别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最高,D级最低,到最后剩下的大多是女生的A级和男生的D级,反而是中间那两级特别好找另一半,当时听到后感觉很有道理。
查看全文>>
微云淡月 - 4 个点赞 👍
因为本质来说,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真正发展到支撑男女完全平等的程度。
普通男性相较于普通女性的体力优势还是给男性在社会上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男女都面临着被裁员的可能,这时候男性的体力优势可以支撑他去跑滴滴,送外卖,上工地;这些岗位,对女性来说就是一种天生的弱势。
加之以前计划生育的推行,大家都摆脱了非得传宗接代的意识。现在这种情况大概就是,低收入的男性会主动选择不婚,降低生存成本,保留个人储蓄,提高个人的抗风险能力。低收入女性的个人抗风险相对较弱。加之现在法律制度的完善,古代社会的三妻四妾的情况也基本没有了。所以从整体供需关系上,导致女人确实比男人更愁嫁。
想要摆脱这种情况,只能是科技技术再发展,人工智能可以替代95%以上的体力劳动,进一步降低男女在体力差异上带来的男女平等,让所有的低收入人群都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情况。
查看全文>>
bigben - 3 个点赞 👍
冷知识:目前仅仅纯男女比例就有三千万光棍,这数据前提是在目前火葬场男平均火化年龄63左右,与女平均火化年龄在75左右基础上的数据。考虑到农村男性寿命更短且土葬。
实际上,男女例更加失调,因为有尽15个年龄阶段大多为老年女性也是算在这个男女比例的。除开这些丧夫老年女性,真正有婚孕能力的男女比例更为失调,预估真正光棍可能在五千万人起步。
查看全文>>
八方 - 2 个点赞 👍
宏观的数据,其实具体到微观的个体身上,有时候意义不大。
即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
按照官方统计全国适婚人数计算,适婚男性>适婚女性 约3000万
但实际中个人的感受并不是这样的。
我带入一个例子做下比喻,比如买房。
全国房价普跌,大量的空置房,甚至有的地方断崖式下跌,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买不到心仪的房子。
原因1:不在你的生活范围内,你住北京,新疆房子再便宜,你不能买。上班咋整?父母咋整?家庭咋整?所以这房子与你无关。
原因2:你看不上。50平一室一厅30年房龄的房子贼拉便宜,你买吗?你至少现在还住100平,目标想换150-200的呢。它再便宜你也不想买。所以这房子还是与你无关。
原因3:你看上了这个房子,而且也是价格下行时期。被别人捷足先登买了!这房子还是和你无关。
原因4:你看上了这个房子,而且也是价格下行时期。房主认为不合适,不卖了,空着。这房子在空置房范围内,但不在待售房范围内,没有进入市场流通。这房子还是和你无关。
以上房屋的四种情况,分别对应婚恋的:
1、物理空间隔离
2、不在你的择偶范围内
3
查看全文>>
白水大 - 2 个点赞 👍
我觉得确实整体上女人更愁嫁。
并不是因为最近经济低迷或者男女对立才这样,而是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第一次被震撼到还是在十多年前上学的时候,一个女同学在饭桌上说,当她披上婚纱,走上婚礼殿堂的时候肯定会激动得哭出来。然后旁边的女生都在附合着“是啊是啊,俺也一样。”
当时我满头问号。
结婚最重要的不是那个所爱的人么?你连男朋友都没有啊,知道跟谁结婚么就激动,怎么做到穿越时空和未来的自己共情的?哪怕幻想和割割结婚呢?
然而并没有爱人,也没有割割,就纯纯地因为婚礼这个仪式激动。
你捯饬得美美的,租个婚纱,租个场地,租个帅哥演员不行么?不行。
人家信徒在宗教仪式激动到流泪至少是认为在和神明交流。你结婚是在和什么超然的存在交流吗?爱情之神?还是列祖列宗?
直到后来和一个亲戚家的小孩在一桌吃饭。
当时他高考刚结束,分数还没出来。饭桌上的他一改往日的低调颓靡,拿着手机疯狂呼朋唤友,约喝酒约唱k,仿佛农奴突然翻身做了主人。
有没有估分?没有,根本没空。
准备怎么填志愿?没想好,到时候再说。
有没有专业和学校上的想法?不清
查看全文>>
一盏 - 1 个点赞 👍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查看全文>>
吃瓜市民MrL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Mr.Lision - 1 个点赞 👍
的确不愁嫁,这个是事实。
但是,请回答一下我的一个问题:
你是是个男的就行就能嫁?
如果是的话,那么你赢了,没有人不服。
看到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一堆人在那儿愁没工作,一堆人在那儿愁招不到人,你是没工作吗?你是招不到人吗?
不就是因为有要求有条件?到了得亲自上的时候恨不得鸡蛋里都挑出骨头。
你们是不愁嫁呢!但是你们想嫁的时候,想嫁的那个人,诶!轮不到你,早被人挑干净啦,连将就都轮不到你将就,你说气不气?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1 个点赞 👍
因为绝大部分普通正常男性,完全没有在绝大部分女性眼里。
查看全文>>
阳仔很忙 - 0 个点赞 👍
无所谓吧。
只要你自己完全不愁嫁,这个问题就不值得提出、思考和解答。
查看全文>>
烛水 - 0 个点赞 👍
其实年轻人里面,男性的结婚意愿高一点,应该是男人愁娶才对。
网络舆论搞得好像女人比男人更愁嫁一样,有资本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婚介公司为了业绩故意夸大宣传。
不想结婚的男人普遍是不愿付出太多,而不想结婚的女人普遍是不愿索取太少。
劝一个人别拿太多,比劝一个人给多一些,容易一点。
男人的结婚意愿里,性的占比很大.
到了一定年龄,随着生理机能的下降,中老年男人的结婚目的就变得越来越纯粹——要么想要孩子;要么想有人打理家务;要么想有人伺候自己 之类的现实需求。
而“想有个人陪我”;“有人关注我”这种精神需求更多出现于中老年女性身上。
这个阶段,劝感性的群体又比劝理性的群体容易得多。
资本是很诚实的,它不会为了针对某个群体而让自己少赚钱。怎么做简单,性价比高,就怎么做。
一个女人不会同时拥有 想嫁出去的意愿 和 可以随便嫁出去的资本,就好像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觉。
查看全文>>
老陈 - 0 个点赞 👍
如果女人不要求那么多,就不会。
查看全文>>
查内姆 - 0 个点赞 👍
社交媒体分男性向女性向,游戏社区分男性向女性向,甚至职场也分男性向女性向,你在不同的地方,自然就会感受到不同的网络舆论。而且人很难摆脱先入为主,容易陷入身边统计学,以偏概全
但我发现,存在唯一一个真正有舆论概括性的领域,那就是脱口秀领域。脱口秀的目标受众横跨性别年龄和阶层,且其作为和观众共鸣的艺术,哪怕上台的只有那几个脱口秀演员,但他们能火,甚至能接代言住别墅,就说明他们的经历和想法是有代表性的
而大家都知道,因为负面情绪最容易博取共鸣,脱口秀最常见的话题是吐槽生活,抒发对生活的不满。那是不是意味着,哪方性别的脱口秀演员,或者说以哪方性别受众的脱口秀演员,在选材上更常见两性和婚恋,就代表哪方性别就更容易在这件事上产生共鸣呢?
而哪方性别更容易对婚恋的负面情绪产生共鸣,是不是就意味着哪方性别对于婚恋的压力更大呢?
当然,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比如家庭,社会,落后的道德约束等等。但事实就是,战报会骗人,战线不会。
查看全文>>
EssethamSun - 0 个点赞 👍
根据某新闻报道,男性往往是仙人跳受害人,而女性往往是诈骗受害人
男性知道白富美看不上自己,所以希望能用钱解决。
女性觉得优质男看上她是理所当然,所以往往钱身两失。
条件不好的男性早就死心了,没房没车娶什么老婆?吃吃快餐得了,自然不愁。
可是,女性发愁啊,我的优质白马王子怎么还不来?亖哪去了?马腿断了?
查看全文>>
山野云见 - 0 个点赞 👍
正常男人就缺老婆吗……大把年轻的00后出来,开心就好
查看全文>>
长条番薯仔 - 0 个点赞 👍
因为男人不嫁人
查看全文>>
小钢炮 - 0 个点赞 👍
男女比例失衡关我城镇居民什么事,关我大湖南什么事,搁着无差别攻击?
查看全文>>
痛定思痛 - 0 个点赞 👍
因为能上网的男人只要有结婚意愿大概率不会被剩下。
而有结婚意愿却被剩下的大概率是会上网的女人。
查看全文>>
无花果 - 0 个点赞 👍
因为我国的女性,是看不上同阶层的男性的
可问题在于,高层次男性总比次一级的女性少
最后的结果是,底层有大量的男性被剩下来
同时阶级跃迁失败的女性,要么将就了,要么沦为拐卖犯罪的牺牲品
从这个角度讲,女性拐卖犯罪猖獗,和当代女性的择偶观不是没有关系
查看全文>>
大不敬者 - 0 个点赞 👍
男女比例怎么了
女人不就是天生比男人愁嫁吗?
女人会绝经的啊,男人可不会
查看全文>>
艾来客快餐 - 0 个点赞 👍
男的110人 女的100人
其中不想结婚的男的50人 不想结婚的女的30人
查看全文>>
家电下乡泰酷辣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泠泉石上 - 0 个点赞 👍
就是女多男少,不信自己看
查看全文>>
蹄子超人 - 0 个点赞 👍
可能因为gay比les多
查看全文>>
Ann安 - 0 个点赞 👍
女人潜意识里结婚是大捞一笔,结果捞不到没办法变现肯定愁啊。
潘金莲的药
燕冬萍的笑
翟欣欣逼死苏享茂
马蓉的背刺李小璐的大绿帽
被捞空钱的胖猫往长江里跳
不过也不要太担心,我朋友说他们那边现在二婚都是58.8万的彩礼,如果带娃还要给每个娃一人十八万八。
查看全文>>
胖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