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知道这很无聊,但我还是去找了一下米莱关闭央行和全盘美元化思路的来源,即这本书:
美元化,阿根廷的解决方案,以及它的作者之一Nicolas Cachanosky的具体逻辑。

毕竟只有了解了逻辑,才能理解到疯狂。
由于原本是西班牙文、英文版又是另外一个作者翻译的,所以我还是主要通过英文采访视频了解Cachanosky具体的逻辑是什么。
恰好,11月14日,这名德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做了一篇访谈,我去听了听,顺便锻炼了一下拉丁口音的英文听力……
极简版逻辑是这样的:
1、阿根廷目前事实上就是美元为主体,官方利率和黑市利率差距巨大,导致目前央行成了收税机构,索性去掉央行才能缓解通胀、让老百姓得利;
2、阿根廷附近的南美国家里,巴拿马早就关闭了央行全盘美元化,萨尔瓦多和厄瓜多尔也是全盘美元化,有前车之鉴可以借鉴;
3、阿根廷就像一个病人,美元化和关闭央行是一个治疗方法,你是选用“屠夫”式还是选用“外科手术”式,会决定成败;
4、银行存款、流通货币和中央银行负债是三个需要重点美元化的领域;

然后重点就是执行方案了,例如如何保证兑换的时候银行存款不会挤兑?如何保证流通货币合理有效转化为美元而不会财富蒸发?中央银行负债如何在不会主权债务违约的情况下进行转化?
这里面解决方案说的非常复杂却又缺乏可行性,大量的内容都是“米莱需要细化”、“需要谨慎执行”等等,感觉这位米莱思路的来源本身也并没有向好如何落地。
至于是否能完成“外科手术”而不变成“屠夫”式……
看看米莱现在这副草台班子,实在不看好啊。
发布于 2023-11-25 13:12・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