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4个

「阿根廷特朗普」米莱当选新总统,曾称「炸掉」本国央行、全面美元化,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44个点赞 👍

说实话这个米莱上台有些出乎意料。

在前几个月阿根廷举行的全国大选初选中,两大主要政治力量左右派居然都被第三方打败了,被誉为“阿根廷版川普”的米莱取得胜利!也被称为阿根廷的“政治海啸”。

实际上这个初选是10月22日大选的彩排,10月将举行第二轮投票。但初选投票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是强制性的,既每个人都获得一票。

正因为初选投票具有强制性,表明谁得票率最多谁最有可能赢得总统职位,换句话说,米莱最终获胜的结局早就提前锁定。

哈维尔·米莱,52岁,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崇拜者,是个愤怒好斗的“摇滚歌手”。他表示如果当选,将废除中央银行彻底美元化,用美元取代比索,国营公司私有化,支持持枪,禁止堕胎。

目前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16%,经济危机导致十分之四的老百姓陷入贫困。

这引起了阿根廷民众的普遍不满,对主要政党的幻想破灭,给了米莱这匹黑马崭露头角的机会。

但是前些年,阿根廷几乎一只脚已经迈进发达国家行列,为什么突然不行了呢?

阿根廷,其实这个国家已经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了。

什么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做生意,从最初年收入1万,逐步的到了年收入5万,但之后每年都在5万上下摆动,不会有多大提高,也不会有太多的下降,这就叫做“中等收入陷阱”。 换作一个国家,当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左右时,想要提高收入会变得非常困难,这就叫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看看正常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比如中国,始终是正增长。

下面这张图是阿根廷的GDP增长率。

从图中可以看到: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呈现一个波动型的特征,一年是正增长,而下一年是负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增长,抵消了。

为什么会有中等收入陷阱?

再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有10万人的城市,每年每人需要穿2条裤子,如果你是做裤子的工厂,那么你在这个城市的极限就是每年造20万条裤子,很难有多大的提高空间。也许这个城市今年可能需要22万条裤子子,但明年可能只需要18万条,平均下来就在20万条左右。

怎么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呢?

比如中国,一开始依靠中低端制造不断的占领世界市场,经过发展也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了,但是随着世界对中低端制造的需求日渐饱和,中国也面临着发展瓶颈了,我们采取了什么办法?

第一,通过技术升级,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成本不变,提高产品性价比。

还是那个例子,以前我造一条鞋子的成本需要50块钱,现在通过技术创新,能降低10%的成本。或者成本不变,但通过技术创新,裤子质量明显好了, 价格可以提高10%,这么算下来我的收入就可以提高10%了。

第二,通过创新,生成产更多类型的裤子。

以前我只生产一种材料的普通裤子,通过创新,开始生产牛仔裤,保暖裤、工服裤等,这样会卖出更多的裤子,我的收入自然也能逐年的提高。

第三,开拓新市场,让其它城市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我们的“裤子” ,扩大销量。

比如以前只在A城市销售,现在可以向B城市和C…城市销售。

换作中国,还可以把裤子卖到哪里?

非洲啊!和欧美饱和市场相比,非洲到现在还很多人没有裤子穿呢,所以市场很大。

但非洲经济发展落后,非常贫穷,没钱购买你的商品怎么办?

这好办,贷款给你发展经济,分期还我本金和利息就行。

比如你家有大量的铁矿石,要是你没有制造钢铁的技术和能力,我还能继续帮你,比如修路、修桥、建厂。因为我们国内产能过剩了,设备闲置、工人没活可干,来这里帮你们正好双赢(一带一路)。 贷款利息、投资,再加上让你赚到钱后再来购买我们的商品,这样算下来我们有几份收入了?

不仅如此,人家还万分感激你呢!

更何况,即使再穷的国家在联合国那里都会有一票 ,你懂的! 所以,别再为国家向非洲支援而愤愤不平了,咱们是去赚人家钱的,超市还经常向客户打折买一送一呢!

第四,进行产业升级,转向高端制造。

前些年,我们依靠中低端制造获得大量的市场和利润,但现在世界需求开始饱和,再继续走老路子搞低端产能已经不行了。

这个时候要能制造更先进的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5G、电动汽车等,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不断的占领欧美市场,这样经济会有质和量的巨大提升!

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提出“中国制造2025”,开始不断的向更高科技领域挺进。

我们再回来说阿根廷。

既然中国可以,为什么阿根廷不能像中国这样发展呢?

因为美国控制了阿根廷的经济和金融体系:

美国先不断的向阿根廷投资,大量美元进入阿根廷后,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等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再在高位大量撤资,让阿根廷的企业破产,然后美国资本再趁机低价收购那些破产的企业,就这样一轮一轮的割阿根廷的“韭菜”——

就像庄家操控股市一样。

现在美国又到了收割阿根廷的时候了。

随着美联储的加息步伐越来越临近,美国资本不断的收割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的贬值。

1美元兑换阿根廷比索:

两年前:97

一年前:134

现在:349.8

这个国家经济越来越糟糕,已经到了快崩溃的边缘。

国家经济出了问题,最终遭殃的是老百姓。

他们对所谓的左右翼都彻底失望了,打算换个人上来碰碰运气。

所以,疯狂的哈维尔·米莱出现了。

但是,这相当于病急乱投医。

米莱之所以提出要用美元替代阿根廷比索,出发点还是应对通胀。

谁能抑制住通胀谁就能够获得选民的更多选票。按照“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模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如果阿根廷真要是用美元取代本币,阿根廷人手上的美元与外国人手上的美元价值之比永远固定在1:1之上,而如果阿根廷没有本币自然也不会有货币政策的存在需要。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模型”中,除了汇率稳定性可以实现外,阿根廷政府只能干预资本是否完全流动。

现在看来,美元外流的风险远远大于美元流入。

所以,现在米莱的最终胜出对阿根廷来说未必是好事。

首发公众号《点评校尉》

编辑于 2023-11-20 14:22・IP 属地山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点评校尉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