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民粹化,是国家的灾难,是阿根廷人民的悲哀。
米莱的观点:1、废央行,废比索,用美元;2、反兔子,冻合作3、远离巴西,退出南方共同市场;4、支持人体器官交易;5、反对堕胎自由;6、放松枪支管制;7、马岛可以是英国的;8、全球气候变暖是谎言等等;
…这种奇葩,能一路领先,是阿根廷走投无路的表现。搞笑的是,有人还把这位汇丰银行前职员包装成经济学家。
米莱的各种疯狂许诺是否实现并不好说,尤其是他接受和被自己猛烈攻击过的布尔里奇结盟,就不可能不调和自己的极端立场,他背后的另一个盟友前总统马克里更是一个老江湖。
十多年的经济混乱,让民粹主义在南美国家横行,也让极右翼政客有了搅动风云的市场。
阿根廷是典型的民主选举与现代金融政策的受害者,资本主义那一套完全就是陷阱,玩不通的。只要经济继续糟糕下去,还是会来找中国的。媒体就算天天说美国人好话,也不能填饱肚子。
对比巴西看,当初博尔索纳罗上台,好像搞得很亲美反华,结果反而是,博尔索纳罗时期,中巴贸易上了大台阶,中国在巴西投资大幅提高,而且铁矿石也没宰我们,价格反而平抑下来了;
卢拉时期的那十多年,铁矿石一直高位,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钱,支撑了卢拉给穷人发各种福利。
在现实的国家治理和发展经济中,阿根廷人说好听了是热情奔放浪漫爱自由。说实在点就是情绪化,根本没有耐心和决心做需要坚持才能成功的事。
我们坚持不懈做成功了十四个五年计划,他们连一个五年计划都做不成。
没有女娲补天的豪情,没有大禹治水的决心,更没有精卫填海的毅力和愚公移山的耐心。遇到挫折就换总统,遇到麻烦就找外援,完全是情绪左右。
南美很多国家都这样,土地太多,人口太少,吃的太饱,一直奉行自由享乐主义,平均智商偏低,离美国又太近。
而拉美的中左翼已经腐败变质,这些人虽然对华友好坚持发展对华贸易,但不懂如果造蛋糕更不会分蛋糕惠及普通民众,导致极右翼卷土重来。
当年的阿根廷曾一只脚迈进发达国家行列,阿根廷单靠卖牛肉就能全民吃喝不愁。
这样一个禀赋优异的国家,被新自由主义祸害到今天,竟然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错的不是自由主义,错的是还不够自由,真的是活该。
去年阿根廷外长曾经向英国喊话,说两国享有共同价值观,还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真可谓是:他们的思想,配得上他们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