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更改一下来源资料,因为引用错误来源资料,重新修订,非常抱歉。
如果巴勒斯坦再被以色列打下去,巴勒斯坦迟早变成“伊斯兰革命国家”。
阿拉伯世界不但有逊尼派和什叶派,还要分革命派和传统派。
这里简单复述一下传统阵营的区分。
穆罕默德死后,继承人一直都逊尼派的圣裔家族。
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他很小被在麦加经商的穆罕默德收为养子。
就来穆罕默德把女儿许配给他,这位在第三任哈里发死后力排众议继任第四任哈里发。
后来阿里被杀死,在继承者问题上出现分歧,一群人认为女婿这支后裔有继承权,绝大部分人认为你个上门龙婿也配。
总之,女婿后裔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打天下也有权分配权利。
这些言论得到另外其他俩个追随势力的支持。
于是,就形成以女婿为代表的什叶派(阿里派)和以圣裔为首的逊尼派(圣裔家族)的两大阵营。
其实吧,什叶派一直都是少数阵营,就连什叶派国家自己也不太认可女婿后裔当权的“歪理”,于是为了自己的正统性,最后把阿里奉为先知,认为“真理”。
于是,到了伊朗时期,就以自己民族传统宗教为基础为改良的什叶派成为他们信奉的“原旨教义”。
总之就是俩边不对付。
到了近代,各国民族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共和制成为世界主流,近代进步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形成强烈冲击。
以宗教主义为载体的伊斯兰世界出现实质性分歧。
其中,世俗派通过军事行动革命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他们对伊斯兰世界影响最深:
“1908年的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和后续的纳赛尔当政”,
“1970年伊朗伊斯兰革命”。
这些是具有进步思想的世俗化国家。
反观保守派阵营,以沙特为代表的封建王族体系也在“革命”,其中帮助沙特建国,影响广泛的保守派阵营,以建立宗教法为法律的代表“瓦哈比派”就是其中最有代表的派别。
瓦哈比派是逊尼派首领沙特的国教派,是沙特立国之本,其国旗就是瓦哈比派的教旗。
瓦哈比派的教义奉行坚决遵守伊斯兰传统教义,认为穆斯林应该完全遵守古兰经教义。
他们的主张是最为原旨,甚至有点太过极端。
简短点说,其中很多主张包括“主张宗教法”,“主张原教义”,“反对科学”,“反对异教徒”,“光荣处决”和“割礼”等等。
与世俗派拥抱近代文明的科学不同,瓦哈比派讲究的就是个原汁原味。
所以,相对于原本的什叶派国家,奉行瓦哈比派的逊尼派更加反对那些世俗化的逊尼派国家。
更何况当前什叶派国家差不多都已经成功转换成“伊斯兰世俗化革命”后的穆斯林世俗化国家,他们与世俗化的逊尼派国家结盟,形成“伊斯兰革命阵营”。
对海湾国家(海合会)就是一个“革命输出”。
其中,以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为首的“抵抗之弧”,以伊朗-土耳其-埃及为首的“民族解放阵线”为俩个主要核心。
“抵抗之弧”就是最激进的,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阵线”是在伊斯兰教义基础上,进行有限的世俗化本土民族主义革命。
无论是哪一个,他们都是反对瓦哈比派教义的沙特。
主打就是造了“圣裔家族”的反。
这也是为啥伊朗和沙特关系一直极差的原因。
同时,也是为什么在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期间,以及关于伊核协议上,沙特不遗余力支持美国的原因。
这次来华访问的伊斯兰-阿拉伯联盟外长就是以沙特为首的泛“原教旨主义”国家为主,里面除了巴勒斯坦法塔赫政府外,其余在“巴以冲突”上主张和谈,最主要的还是怕哈马斯这种“革命派”间接影响了奉行“瓦哈比派”的圣裔王庭统治。
现在的哈马斯武装从最初的极端宗教主义开始向“民族解放”转变,尤其是以色列在加沙的灭绝行径,宗教派的王庭国家和谈不作为,已经激发伊斯兰世界的世俗派革命欲望。
估计,前脚以色列灭国或巴勒斯坦灭国,后脚伊斯兰世俗化革命就在各王庭国爆发。
只有维持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的存在,这些宗教国才能维持现有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