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消费会越来越低吗?
- 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LAWRENCE - 447 个点赞 👍
现在发钱都没用了
我问了很多人,政府上班的,私企上班的,在家待业的
年纪是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
大家现在意见很一致,别扯那么多,给我多少我存多少,谁知道下一波吃土啥时候来
我就心说坏了,这波消费力最旺盛的群体都这么想,那消费能上去么?
信心建立起来难
但是摧毁很容易
摧毁又再重新建立那就是难上加难
编辑于 2023-12-18 09:16・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海上云光2024 - 254 个点赞 👍
越是到年终岁末,越是多事啊。
看看两个事情:新开的经济会议定了调子,其中一项就是要扩大内需,虽然每年都会提一下,但是这一次比较特殊:
首先是级别高了:提升到战略的位置,
其次是再从规划的内容来看:
F子D产、汽车,吃喝玩乐服务、中医药、养老、体育,但凡能想到的能消费的领域,差不多都说了一遍,足见决心是非常大的,时间也不短,意思就是希望大家赶紧消费。
而且这些还提到内需,而且把其摆在了基础作用,意思就是明年开始,该使劲的消费了,不然遭不住了。
再来看看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现在全年的数据还没有:
这个数据是没有达到预期的:
那这就又涉及到了今年的收入问题。
来看看数据:
最后一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咱们就用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一下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352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396元,比去年稍微涨了点。
再看看消费数据:
前三季度人均消费支出1953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31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998元。
按消费方式分: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794元,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055元,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514元,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120元,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605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84元,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834元。
看出什么来没有,总结一句核心就是:挣不到,但是该花的,那一分都没少!
就这还希望消费呢?没有软妹币,拿啥消费啊!真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
是甲醇喝多了又缺花生米了?
央妈在年中的时候,发布过调查报告,调查对象群体是:bank(G有资B的代表)、企业家(包括许多小商铺,经济支撑的代表)以及居民储户(广大韭经考验的人群们)。
报告分别从宏观热度、经营景气和盈利收入与就业方面,展现了不同群体对未来经济感受和预期。
概括一下就是:
冷!大家都不花钱了。
所以得让大家花钱,不能E意不花钱不消费,不能E意储蓄!
用大刘三体的话说就是:黑啊!真TM的黑!
通胀压力大,生存成本高,需求疲软,消费降低,手里还有俩钱的也不愿加大投入,没钱的更是想方设法消费降级,增加储蓄。
毕竟挣不到票票,谁还敢消费,尤其是超前消费,那就真成了獐子岛特产了。
现在又开始喊拉动内需了,谁不知道花钱爽啊,可是大家为什么不敢花啊?
还不是本来收入就少,如果大家有钱,跟隔壁小日子过的不错的那帮人的80年代一样,谁还不会花钱呢?
宏大叙事凉了,企业和商户不愿意花,D产又一泄千里居民打工人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消费,三驾马车都熄火了。
各行各业都被重锤,大方面看,从去年开始揍了学区F,重锤了教培,摁住了游戏,搞出了双减,各大风口的互联网大厂都在C员保命,一边是收入减少降低,一边是生活成本还在上升,兜里没钱,也挣不来,谁还敢消费啊。
有点钱都存起来了,储蓄上去了,自然没消费!
你说为啥没消费?自己看看各行各业吧:
首先就是就业市场不稳,除了G企和上岸,没有什么行业还有高利润,没有高利润自然没有高工资,那么大家都不喜欢去。
现在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上岸。
收入下行,就业不好,到处C员,对比之下,上岸了只是降薪,但是保险和基本收入还是能保障的,区别很大的,谁都不傻。
更年轻的,觉得普通学历考上岸太卷了。你看现在985/211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乃至海龟们,都卷到贫困县去了,为了一个上岸的位置,名校生打破头的抢。
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已经达到15.9%了,今年有1076万人毕业,数据显示青年失Y都打到20.4%,这些新毕业的和失Y转而考研上岸的人,狭路相逢,竞争激烈,卷的更狠。
因为大家都知道上岸的香,不然你看看还能干点什么挣钱呢?
去加工制造业进厂吧:
产能过剩却没有相应的匹配价值去消化产能,成本年年攀升,租金、SHUI费、能源水电、运输、人力等成本,这是不争的实事,要不然为什么许多加工制造业都往越南跑了,就因为那边的成本相对还低。
进厂的话,老板也没订单,自然就没有搞附加值和利润,那么就开不出高工资,就更无法产业升级,这个循环下来,制约了发展。进厂打螺丝没啥前途,挣不到钱,大家也不爱去,没有人才,业发展不起来,相辅相成,而且创业的一般没有雄厚的技术、资金和人脉,也不敢去玩加工制造业,传统的没科技含量,有含量的一般人玩不了,这就是现实。
真的去做一做,就知道这是脑臀分离了!
那你说随便找个小厂上班吧:
那就更魔幻了,小厂抗风险能力不如大厂,老板自己的收入都不稳定。创业者也不敢如此创业,开个小厂没几天就倒闭,房租水电等成本都给别人做了嫁衣,背后的原因格外让人暖心。
走这条路,那真是七窍通了六窍啊!
那你说学互联网相关专业,努力进风口大厂吧:
这也属于甲醇喝多了,太上头了。进大厂真的属于开脑洞开成脑瘫了,现在像是T讯、京D、字J、爱奇Y等大厂都在C员,有一点波动,这个估值就咔咔的往下掉。头部们都在C员,你凭啥进去啊?凭你帅凭你高?凭你晚上不洗脚?
本来就是鸭子的命,就别梦想做全聚德的股东了!
那就自己创业开个个体户小商铺:
这也走不通,毕竟这个年头街上小商铺卷成dog。夫妻店也好,雇个人也好,没有利润,挣点钱都交了房租了,但是水电、人工。各项开支都不能少,挣不到什么钱,现在创业干个体商户就约等于1949年9月30日,加入KMT,就是厕所打灯笼了。
再说下去,就该吃降压药了!
随便找个地方上班做she畜吧:
每个月手停口停的大环境寒潮,也降薪了,家里老婆要吃饭,孩子要上学,父母要吃药,每月六个钱包换的房D要还,车D要还,透支的各种信卡和呗要还,可是收入不稳拿啥还?
就这,老板还每天鸡汤加大饼,不吃还不行,觉得你不狼性,没格局,恨不得你从家拿钱给他,这可如何是好?整个就是一网抑云。
太秀了,看人教版教材长大的吧!
实在不行灵活就业吧,跟形式:
三个选择:外卖,快递,网约,你干哪个?没保险,没保证,还要受气,关键是拿命换的那点钱,也不一定够花。这些线下的灵活就业,也不一定能稳定的干,干线上的,配音、自媒体、直播带货、电商啥的,要么被人割韭菜,即使不交智商税,很可能也挣不到钱。
灵活就业越来越多,很多人却不具备完全的技能,况且人员类越多,卷的越来越厉害,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线上的服务也是一种量化的产品)可能也没人要,那你还玩个啥?为了情怀?
真是为了情怀而开车,最后发现上的却是灵车。师傅快停车,我要下车啊!
灵活就业有很多种,大多数人可能会从事自媒体。
相对轻松一点,但是更重要的是做起来需要时间,例如做直播,前期肯定没什么人看,做个半年一年起不来没收入也是很正常的。不过现在自媒体的红利也过去了,下沉用户都见顶了,想要红太难了。
大家挣不到,就不花了,都不消费,宏大叙事也遭不住啊。
所以提出了拉动内需,就是盯上了消费!
要引导大家花钱!
那为什么大家不消费了,因为没钱啊,吃翔一样辛苦挣的那点钱,谁还敢随便花?赶紧存起来吧,还能增加点对抗风险的底气啊!
前些年经济好的时候,大量的人看好未来,杠杆买F、超前消费、借D消费,这些年口罩以来,多少人zhai务缠身,每个月手停口停的,日子过的冰火双煎!
储蓄现金,减少消费投资,修复负债表,大家要过冬。
所以拉动内需没问题,但是强行的话......看上去很美好,有了快感你就喊,但最后不还是得C位出殡啊!
怎么能让大家愿意消费呢?
想了几个方面:
首先是提高收入
这才是根本,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有研究显示,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从 8% 下降到 4%,而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从 8% 下降到 0%。
中低收入人群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在群体。
减轻负担
这些方面是不是可以减负一点呢?
后顾之忧减轻了,才有意愿消费。
除了个税抵扣,很多人在提的一个问题:
存量房D利率降低。对于年轻人来说,房D就是最大的压力了,这几年买房的房D支出基本占了全家收入的一半,这样一来,扣除基本支出以后,可支配的用来消费的收入就更少了。
希望未来这块能调整吧。
直接发钱
消费券就算了,基本就是为了省10块钱要多花200块,对于亟需消费的人来说,吸引力基本上没有。
实在不行学学HK,直接发到个人账户,怕套现就用数字化人民币,不能提现,除了公共缴费外,直接当现金花,花完一期才能领下一期,不怕大家存起来不花。
所以根本是因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忍耐力、承受力,相对之前也下降了。
所以大家都去努力存钱对抗未来的不可预知!
bank的一个问卷其实也反应了这个问题,居民的储蓄意愿,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新高,达到了58.3%,接近6成人偏向储蓄不消费。
几千年的勤俭持家,喜欢储蓄,在高速发展的四十年内,变成了超前消费,借D消费,寅吃卯粮,分期付款的习惯。结果,十年魔幻、口罩三年和今年的各种暴击,硬生生又把状况拉了回去!
当然,对于宏大叙事来说,没消费,就转不起来,资B赚不到钱,就业还要出问题,反手继续挤压流动和消费,形成了向下的E性循环,最后他们就睡不着了。
所以,如果都不消费,可能又要想着办法让消费,当然,不管有没有,也不认为储蓄是对的,觉得需要消费的时候,就得消费,要不然就发动喜欢正能量的群体。
关门,放正能量和平克。
钱多了发愁,还要帮你操心。所以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分析,反着看问题。
鼓励消费的时候,那就注意,相对减少消费就对了!
要么响应正能量花去,最后被嘎哭了那是自己的事,要么买个小保险柜,自己放家里,就是注意,尽量少消费。
谢谢各位赏脸,
辛苦大家来下卫星号“一坨杠精MAIN”,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文章不能通过。
就能看到全套的避免割韭菜,不交智商税的内容。
真的谢谢你们给面子,
谢谢
发布于 2023-12-15 15:18・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一坨杠精啊 - 93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一米阳光 - 80 个点赞 👍
生产、分配、流动、消费,经济的四大要素,连分配都没做好,老百姓哪来的钱消费?没有权力的分配,断不会有财富的分配,看看工会和代表会里都是些什么人,你就明白老百姓为什么收入这么低了。
发布于 2023-12-22 14:05・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秘密人 - 38 个点赞 👍
必然的,已经进入物价温和上涨的时期了!
先是热搜里出现的茅台涨价,甚至号称屌丝饮料的康师傅也涨了五毛钱。
接下来的日子你会陆续感知到,水电费,燃气费,暖气费,蔬菜,肉,粮食等刚需用品都会涨价。
唯一不涨的就是工资,大家手里挣不到钱物价反而涨,你可想而知消费会进入恶性循环。
我可以接受物价上涨,但与此同时工资也要跟上来才行,否则我真的无力面对这种情况,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一块当两块去花,会更谨慎的去消费了甚至不消费。
发布于 2023-11-15 11:05・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彼岸 - 2 个点赞 👍
我最近想了想,消费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之前很多收入不错的人,可能余生都回不到原来的收入水平了,那么消费还有可能提升吗?
就拿我姨夫说说,他之前在厦门某国企任中层领导,年收入大概50 万左右,后来被裁员就家里蹲了,已经蹲了四五年。
好在还有套房子收租,我阿姨在大学当老师每个月也有 8000。但是他们家已经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了。
这种情况我相信全国上下很普遍,被裁员的,公司亏损关门的,破产的。
这帮人即便再就业我认为不太可能回到原来的巅峰时期了,bta裁掉的那帮人去别的公司,收入基本上都是打对折。
自己做生意的老板,小半辈子都在原来的行当摸爬滚打,现在做不下去了,即便还有精力去干别的行业,也是很难的事。
更惨的是只能去开滴滴和送外卖的,你能指望靠他们去消费吗?
发布于 2023-12-25 04:26・IP 属地福建查看全文>>
西村疯婆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知乎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