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4个

外交部回应「哈马斯代表团将访问北京」,称「中方一直为推动停火止战等发挥积极作用」,透露哪些信息?

经济观察报
369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新闻要连起来看,外交部之所以表态暧昧,扭扭捏捏,实则在于当下公开支持哈马斯无异于彻底与西方国家决裂,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今年从年初呈现出来的外资加速撤离和流失的趋势已经可以说是不可逆转,第三季度甚至已经呈现出外资净流出的结果,这是1988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可以预见的是,外资进一步流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同时,出口受挫和货币超发则是当前经济的另一大问题,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两架已经不灵了,剩下的那一环是内需,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内需实际是什么情况不言自明。

西方国家当然没办法决定哈马斯的代表团来不来,但人家可以决定自己的企业走不走。你既然愿意和哈马斯、塔利班这种极端组织拉关系,别人当然也有理由疏远和你的关系,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涉外投资和营商时刻处在危险和不稳定的环境中。至于中外脱钩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些看似义正严辞,为哈马斯摇旗助威的拥趸们是不会在乎的。

非常直白地说,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的站队可以概括为:想指责以色列袭击平民又怕“误伤”友军(哈马斯和俄罗斯同样是袭击平民的惯犯,在历史上制造了多起针对平民的人道主义危机,劣迹斑斑);想支持哈马斯又不敢和西方世界决裂(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加速外资出逃,支持极端MSL组织会导致外资投资环境彻底恶化);从历史上讲,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反对1967年巴以分治协议主动挑起事端,战败后只能割地作为惩罚性赔偿是数十年来的既成事实;从当下来讲,哈马斯首先发起进攻,制造震惊世界的针对平民的绑架和屠杀。无论从哪个层面都不占理,只能暗搓搓地打几个擦边球,外宣在话术上做文章,暗示以色列应当负主要责任又不敢明确谴责;内宣在新闻上搅浑水,刻意隐瞒国民的遇难信息和肇事者。只能说风传外交领域近年来人才凋敝并非空穴来风。和9·11时期外交战线的灵活应对形成了鲜明对比。

说到底,时至今日全球经济秩序仍然是建立在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提供的合作机制下,你可以选择不参与这套合作机制,但代价就是经济发展下行与停滞。不过我想那些支持哈马斯的忠诚信徒们大概很难理解这个道理,那就期待一下经济危机的烟花能不能让他们幡然悔悟了。

发布于 2023-11-10 20:29・IP 属地江苏
葱学长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