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的也太多了哪有那么复杂,这不是说了人民史观?
人民史观是革命史观吗?是也不是。
因为人民俩字,让国师何新,胡玫,二月河还有被他们启发的央视给玩坏了!
这是自从《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以来,把影视剧的清朝皇帝代入周总理,塑造最高统治者勤政爱民形象后的必然结果。
而《雍正王朝》美化雍正,主题歌那句“哪怕千古骂名滚滚来”,正是1998年下岗最厉害的时候,
能把城镇职工比作秀才,把全国大下岗,比作士绅一体当差,这脑子回路不是一般清奇,然而深深得到了上头的心意。
所以这个问题你不如问问,让千万城镇职工下岗,到底是人民性还是什么性,清史专家怎么写能把这件事写出人民性来?
其实问题所在是,在中国古代看来,其实皇帝以下都是人民,人民构成比较复杂,城镇职工也就是秀才是,农民阶层也就是农民也是。
但地主与农民是很显然的剥削关系,而工人与农民即便剪刀差再大,那也只能是分工导致的。
而电视剧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比附,造成的恶果之一是把清朝过于美化,
把雍正这个公认的暴君朝着周总理方向塑造,肉眼可见还模仿周总理吃花生米,写雍正吃晚餐,而当时的总理又是谁呢?
结果胡玫或者说何新这一顿操作,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雍正=当时某总理,这种嫁接逻辑已经深入人心,导演胡玫也成了“人民代表“,是真的全国人大代表,
顺便说一句,胡玫的老公可是希腊粉最看不起的何新啊,依我看这画龙点睛的雍正吃夜宵,骂名滚滚来,其实是何新的杰作。
清史砖家又不是傻子,啥风向,可能不受影响?
再说康熙系列,还有《施琅大将军》《鹿鼎记》,事实也很清楚,2000年的官方一直把康熙当做祖国统一象征,而且还是反腐败的旗帜,
其实民间康熙一直也是反腐英雄,而2000年的时候正是下岗伴生的腐败和反腐高潮,康熙一下子就被拉去反腐了。后来因为台海危机又把康熙变成民族英雄,默许丑化郑成功。
因此在现实政治逻辑里,我国由于现实需要,已经完全实现了清朝认同,清朝本身就是人民性的。
研究清史的已经看到这点,何况满族本来就是这观点。
人民已经等于雍正,那还有啥可说的,清史只能无限吹捧,因为事实上央视就是这么干的。
说白了,就是顺着影视剧吹大发了,清朝在内亚开疆拓土的功绩,被比较公正的评价了,
但可能过于突出封建帝王,也就是捧领导人,把清帝国说成了一个满清皇帝一手之力打下的江山,而不是人民支持下打下的。
这样就是里外不是人了,那满清要是有了人民支持,你把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往哪放?教科书还怎么写?否定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
革命是人民性,清朝也是人民性,还那还革命干啥?
新中国的道统延续的是辛亥革命,那我们在干啥子……
这就好像乔峰,骂了几十年契丹人,结果发现我竟是契丹人一样的荒谬。
而二次革命,联省自治是不是分裂国家?
这还没算黑龙会……
如果从祖国统一角度,最后你会发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成了众望所归…
真以为何新伪史论傻?何新才是实用主义人间清醒。为啥反西方伪史而不是证明二里头夏都?
因为历史学道统是郭沫若这条线的人民史观啊,李学勤这样证明夏朝,打击顾颉刚,这不是掩耳盗铃?古史辨是顾颉刚一个人的?
一个顾颉刚身份普通,那他后面的郭沫若咋办?郭沫若后面的胡适咋办?胡适身后的陈独秀李大钊和整个新文化运动咋办?
这就是道统与现实冲突带来的结果。
你问汉武帝你是楚人吗?汉武帝他也回答不出来啊!他已经代入秦始皇了!
我自己历史本来就有道统的问题,所以干脆出击刨对方的坟……这才是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