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想起我一个发小,
他从小没有学习天赋,
整天不是干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
他父母气的不行,送他去当兵了,整整十年都在边疆。
他复员后,常常感叹他有所遗憾。
这个遗憾,不是指没能完成学业,因为他知道,他根本学不进去。
也不是十年之间没谈恋爱,
更不是对着西藏白茫茫的枯燥白雪日复一日,
他的遗憾是,没能跟外军碰一场。
他刚去边疆的时候,那个兴奋劲儿。
他认为敌军会悄摸摸的摸上来,到时候他拿着XX,扫的对手抬不起头来。
最好是碰到一个营,再多的话,他们一个班就人手不够。
我跟他说:“要是对面一个营,炸的你藏都没地方藏,命都得搭进去。”
他愣了一下,说:“这个倒没想过。但战死了,至少能拿个一等功,咱们省的头条新闻不得给我置顶三天。”
这就是他的真是想法。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以为他身高马大,凶神恶煞,看着就不好惹。
其实不然。
他身高中等,不胖也不瘦,复员后很少说话,倒不是受了刺激,就是人变了, 成熟了。
关于他们的事,
他最多也给我讲讲起初他们如何打兔子,后来直接瞪着兔子看,能看一两个小时。
如果我再多问,他就瞪着眼睛说,你要干嘛?
他的社交软件上,基本不发他当兵的文案。
每天就是到社保局按时上班,敲敲电脑,一个月拿三千养家糊口。
我为什么会说这个事?
他让我想起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特别细致的研究了我们的Zhi愿军。
有多细致呢?
民族、地域、饮食都有细致入微的研究。
其中说到汉族的时候,
有句话我影响特别深刻,
美国专家这样:这些人(Zhi愿军)基本由汉族组成,他们看着很憨厚,没有危险性,但上了战场,就跟变了人一样,他们似乎当自己是上帝,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同时期,
还有人记载,
zhi愿军冲锋的时候,
从来不踏长有农作物的农田,而是沿着农田的边缘冲锋。
这当年给美国极大的震撼。
所以后来,
美国专门针对汉族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他们的航母上,挂着教员的照片。
据说他们的精英阶层,常备着汉书和旧唐书。
所以这些人对我们的文化非常了解,
大家看美国的部分政策,也有汉唐的影子。
他们制造矛盾、制造对立、制造分化,
所有的这些小动作,
都是为了打击、分化、瓦解汉族的民族性。
但是在左壬的浑水摸鱼下,
很多人不知道民族性是什么东西。
举个例子,
假如能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族谱C位、一等勇毅侯、效命沙场、马踏连营、斩将搴旗、陷阵而进。
只要是正常男子汉,难道基因不会动吗?
汉族的战争潜力,无需动员。
挑上面几个成语,随便说一说,就能让人热血沸腾。
放眼整个世界,
我们为了保证人民的安全,不允许有雇Y兵的存在(日韩有类似的组织。)
这是为什么?
因为了解自己的人,首先肯定是自己人。
所以,不管是谁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借皇汉搞事。
因为,汉族他真的能打,且不怕死。
美国人比谁都清楚。
他们为什么敢扶持M遗、Z独、J独,说到底,就是这些人的民族基因比较弱,没有危害。
真要把皇汉给整起来了,第一个睡不着的,就是美国和日本。
所以美国人花了大价钱,就是针对汉族。
比如台湾出版的《你不可能是汉族》,虽然是满遗写的,但背后依然有美国的支持。
当然,
如果有人非要抬杠,说汉族怎么怎么了,
那我也只能说,各位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