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因为上面不知道那个层级的领导拍腚想出来个“满意度调查”的主意。
来我跟你说说我们这旮沓是怎么做的。
zf开发了一个app,咱也不知道多少钱,咱也不敢问啊,反正经常卡得跟二批一样。
首先让我们每人包30户居民。何为居民呢?就是居住在小区里的陌生人。完全不认识,拎着宣传材料趁夜黑风高人家正吃饭的时候敲门访问 。
“您好,我们是zf走*的啊!请问您对咱这旮沓的治安、教育、卫生、医疗都满意吧?”
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神跟表情了,80%的情况下对方都是会露出无奈又理解的苦笑,极其不情愿地说声“还行,就算满意吧”。
或者简单发两句牢骚:“不满意还能咋滴、说不满意有用吗、整天就知道搞这些形式主义有个屁用、我还真有问题想反映算了拉倒吧满意行了……”
这个时候千万别犹豫,赶紧把宣传材料往对方手里一塞:“好的,等过两天上面要是打电话问的话,麻烦回答一下满意哈!对了,咱家里一共住了几口人啊?麻烦把姓名和电话也都给我们写下来吧,我们一会儿还得往系统里录入,您都给嘱咐嘱咐哈,到时候也都给回答满意啊!”
遇到这种居民算是幸运的。
还有15%左右的居民听到我们自我介绍后会一脸冷漠,任何的表情变化都没有,这个时候就得识大体知进退,不能再奢望着获得这一户其他居住人的信息,赶紧把材料送进去嘱咐两句就赔着笑说“打扰了,您忙吧,谢谢理解,一定给回答满意哦啊!谢谢谢谢谢谢!” 拱手告退。
至于市里领导在通知里写的“务必要进门跟居民坦诚相待,聊天至少15分钟以上”的规定……我可去他*的吧。
至于剩下的那5%,就是真正有问题的“刺头”了。敲开门说明来意后,这些人通常就会立马横眉立目起来,腰杆往上一拔,或者拳头猛的一握,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苦或骂街。
这种情况下,你千万别让对方自由发挥。因为时间宝贵,大部分居民吃完饭就要出去遛弯了,就这么一段黄金时间,错过就得等明天了。
你得及时打住对方,要么就告诉他我们需要往系统里录入,字数不能超过150字,麻烦简明扼要地说一下。要么说不好意思,还有五分钟我得去隔壁那个楼道去,有一户说他们急着去医院……
总之就是要快,问题得收集回来,还不能浪费时间。
最后还得再扔下一句“您放心,问题我们一定给反映上去,一定给您解决,但是麻烦回答满意哈。”
就这30户居民,只要有一个在接到电话的时候说“不满意”或者“不清楚、不了解”甚至是“没人来走访啊”,我们这些人,就会荣获一次记过处分。
讲理吗?
当然讲理啊,谁让你群众工作没做好呢。
这是居民。
还有亲朋好友呢?
那就属于我们第二种任务了——“1+20”联系群众。
每人负责拉20个亲朋好友进群,不定时转发市里的宣传文章跟视频,定时告诉他们一定要在接到省里电话的时候回答满意,还要逐一私聊告诉他们:你们要是说不满意,老兄我就要挨处分了啊!不光是我个人要扣奖金,我们单位年底考核也是要扣大份的啊!拜托拜托
终于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我的亲朋好友们除了60岁以上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基本都把我屏蔽了……
第三项任务,就是我们每个人还要包帮五个企业。
每个月都要去这五个企业跑一圈,跟人家反复强调一定要在接到满意度调查电话的时候答复满意。
除了我们之外,企业所在的主管单位及所在镇街也会下达类似的通知。我想,那些老板们在收到这么多次的问候和关怀后,一定都感激涕零、几不能言吧。
市里为了将企业满意度调查工作做出花来……不是,是落到实处,还想了个主意,要求每个单位每个月都要报送6到10条为企业办好事的事迹。
一时间,我们这些人就纷纷化身雷锋叔叔及保洁阿姨,不是替人家企业修电脑修空调,就是帮人家清扫垃圾,保持卫生。
我有一次实在是写无可写了,就把家里十几本杂志送到了我包帮的企业,最后来了个“帮企业完善客户休息室,让客户在休息的时候有书可看”,最后获得了领导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这些工作做完之后,就是市里的抽查了。
他们会假扮成省满意度调查组的人,亲切地打电话回访。
如果有“刺头”以为终于见到组织啦,吧啦吧啦地一顿牢骚,那对不起,又有一个体制内工作者将受到处分,并且该住户的电话将会被另一个陌生且神秘且知道感恩的电话取代……
在发动了无数次的*访及包帮后,我们市终于在去年的全省评比中获得了前十名的好成绩,远超一众经济远比我们发达的县市区,喜大普奔。
而我们,在见识过市领导连续几次大会上的炫耀后,也终于死心了。
知道这又将成为一项体制内常态工作,并且继续变本加厉。
还能怎么办?
只能祝福吧。
祝福那些想出满意度调查及其验收方式的领导们,父亲安康,妈变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