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拿出真正的诚意,开再多会也是浪费表情。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做出入世承诺后,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多年后,承诺都兑现了吗?
刚好有个同学在央企和外资保险公司都干过,就重点说说保险行业吧。
以下信息,源自新华网发布的“中国入世承诺”——
5.23 保险及其相关服务(包括寿险、健康险、养老金/年金险、非寿险、再保险和保险附属服务)
外国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入世后2年内,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向外国和国内客户提供全部非寿险服务。
国民待遇限制 :外国保险机构不得从事法定保险业务。

根据以上承诺内容,不难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1、从2003年12月11日起,外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可以在国内经营除寿险外的所有保险业务,且没有金额限制。
2、从2003年12月11日起,外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可以在国内经营车险业务,但交强险除外。
而事实呢?
2005年,我这个同学从央企保险公司出来后,进入了某省会城市的一家外商独资财产保险公司。
按照入世承诺,这家外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已经可以经营除交强险之外的车险业务。
但同学很明确地告诉我,他入职时,公司依然不能在国内经营任何车险业务。
而当时在中国所有保险业务中,车险业务的金额占比是80%以上。

不仅如此
某天,他接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业务电话,对方希望向他们公司购买厂房方面的财产保险,保额大概是几千万元人民币。
同学非常高兴,毕竟这个是大业务,于是马上去向当地公司的老总汇报。
但老总告诉他:这笔业务的保额,超过了保监会设定的外资财险公司单笔业务金额上限,公司不能接。
不是说好了的——2003年12月11日起,外国非寿险保险公司就可以经营除寿险外的所有保险业务(法定保险业务除外),且没有金额限制吗?

顺便再说说银行
根据中国入世承诺——
入世后2年内,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对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
入世后5年内,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如今,已经是2023年,你在街上看到过哪些外国银行?
外国银行,都认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太穷,都认为在中国开银行赚不到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