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多数回答质疑为什么没有放出前面男子言论的视频,随便说两句,其实案情分析的角度很好理解,首先要假设:
这次冲突不是摆拍,也没有事後追责,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列车吵架事件。
看视频,调解的眼镜男给乘务员说了一些话, 肯定涉事男言论确实有过激辱华性质。但在上述假设下,肯定是冲突起来了才有人看热闹拍视频。正常情况(非摆拍)前面不会有人专门录旁边人的说话,也仅仅是普通吵架不够严重而未追责调查,自然没人在当时或後面记录其他人的证词,毕竟不是刑事案件。整个新闻无非就是因某人在公共场合发表了辱华言论,激发了反驳的意见,然后驳斥的人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冲动,再引發人身攻击而导致动手……
其实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争吵事件,毕竟普通老百姓这种情况往往感性大于理性。这种冲动,可能有人认为其有血性捍卫国家尊严,有人认为其动手不对违法或妨碍他人言论自由。不过反过来,如果在公众平台或公共场合,一个人说的话实在太辣耳朵(类似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或无脑黑言论)让更多人被迫听到而受影响,某种意义上也类似广场舞音乐的声音太大或时间地点不对,是一种对公共秩序的干扰,如果周边大家都不主动干涉维护秩序,只是一声不吭,事不关己,应该也有人来批判。
话说回来,大姐动手其实是针对其人身侮辱的应激反应,和前面辱华言论关系不大。虽然确实普通吵架中先动手理亏,但这种情况很普遍,路怒症一类很多吵着就开打了……
所以一些答主这里提到的一句话
我不同意xx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他说话的权利。
这句话被曲解太多…… 很多人也是人云亦云。其实每句话都有其适用语境,这句话主要适合于正常的学术讨论或普通的观点交流,但不适合法律禁止的范畴,包括辱军,分裂谣言,台独煽动与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後者,言论已经引起众怒了也不容易,现实如果旁人随口说两句类似的话应该没人理的。如同刀枪,对现实或他人具有可能的误导和伤害,换句话说就知道其谬误:
我不同意他用刀杀人,但我誓死捍卫他用刀杀人的权利。
这起事件看视频,大姐动手其实是想对其人身攻击的禁止,而非阻止其说辱华言论。当然正如前述,理论上吵架动口可以,动手理亏。但现实中吵架遇到大姐这种脾气的人,动手是大概率事件。这些其实和前面是否有辱华言论无关了,就一普通的民事纠纷,没必要上纲上线,危言耸听。
如果有心人在场,更好的做法是和辱华男有理有据的反驳纠正,但不用强制其闭嘴,当然最好也要提醒让其声音小点,尽量不要影响旁人。这种针对性的具体讨论,相信对其或同桌周边人也是一种有益的交流,当然现实其态度与观点未知,有的无脑黑也很难讲理讨论,那就不用多说,劝其声音小点就行了。
关于类似伤害民族感情的判定与讨论还可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