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女权,涉及意识形态,且是一个中期甚至长期才能定性的问题。先就事实厘清:
为什么(单一)事情发生?
以前有没有发生类似问题?
刑侦是否介入,是否已及时保留相应证据,
包括受害人的健康情况,孩子或还懵懂,不知准确描述,但家长突遭此事,比如晴天霹雳,一份“孩子究竟怎样了?是否影响智力或身体发育?未来会不会有后遗症等?”是夜不能寐,时刻牵绊的即时问题,亟待一个交代,足以让家长“定心”,也是稳定民心的交代;
物理体征,如物理血液留样,伤口查验和可参与后续推理的照片;
心理状态,如表面情绪是否稳定、科学心理量表的分值,以作为基线测量和心态变化趋势分析等?
之前是否有这种应对机制?
如无,此时就是公共服务者、公共安全者、法务工作者、医疗健康者、社会教育者、社会工作者、舆论关注者一同研议,“联合会诊”,把事件/事故琢磨透彻。
后面的事,若真是“极端”思想“作祟”,
寻其路径,禁行之;
避免,误入歧途。
发布于 2023-09-18 08:30・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