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这个人的人设、公关、营销,全都是朝着香港特首去的。
这件事,他的家族有意愿、他自己也有意愿,但是他的能力没到。
首先,霍家现在已经是巨富,他们可以说对获得更多的金钱已经没有兴趣,他们更有兴趣的是家族未来的zz权利和历史地位。进入中央没有可能,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香港特首。
但霍启刚做为富三代,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经历和能力。简历中,唯二拿的出手的两个亮点就是牛津毕业和全国人大代表。
牛津是个世界顶级学府,可以向众人展现霍启刚聪颖、努力向上的形象。但是欧美像牛津剑桥这类顶级学府,对受过香港精英教育的大家族儿女来说,只要头脑正常,在家族、士绅、社会贤达的手腕和推荐下是很容易进去的(相对普通家庭)。
全国人大代表这个位子也是类似的。不是说这个位子水,毕竟是全国人大。但说的是他得到这个位子的过程比较水,不是靠实力。他的企业经营上并没有出类拔萃的成就,zz上也就是个香港议员,靠这两点他是不可能上全国人大。论代有表性的相关企业家、有建树的香港议员又不在人大的那肯定比比皆是,而且比霍启刚强。霍启刚进入人大更像是受到家族的推介,中央给了面子才安排。
他的名头还有都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富融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都是一些虚名,基本都是可以靠也是家族或金钱得来的。
有三个看起来实质的经验: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其实也有点虚,或说没有什么明显成绩。
1979年生的霍启刚已经44岁了,在集团副总的岗位没有拿出什么显著的成绩。相对李嘉诚、李兆基、郭德胜、郑裕彤年龄相近的后代,在集团都有拿的出手的成绩或自立门户。各位如果私下有认识的朋友经营家族企业,也可以关注一下,他们让下一代上台前,都会包装一下经营成就。但是霍启刚没有,原因无非两种:1. 真的做不出成绩 2. 副总职称为虚名,志不在此。我更偏向后者。
艺术发展局在香港政府里不算上是核心部门,属于锦上添花的部门。既不能影响经济和政策,也没有关键决定权。办办活动、搞搞文艺。霍启刚所有的经历也没有太多与艺术直接相关,也就是不是科班出生或经验派,那为何找他,那就被推荐、安排的可能性更大。看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家和地区,没有领导人从这种冷门文艺部门上来,大多都是司法、军警、议会体系出来的。
简历最后剩下唯一真真的亮点就只剩下香港立法议员的岗位,但目前为止也暂时没有太多的建树或新闻头条。唯一一次的头条是年初去在口罩期间参加了百人生日趴违规聚会。
现在成了中粮集团外部董事,也就是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主要负责就是监察董事会和高管,确保经营的公平公正,没有经营上的实权和管理。但大多情况都是利益交换,比如你儿子来我司做独立董事,我儿子去你公司做独立董事,虽然都是“独立”董事,但其实都是自己人,不会刻意刁难的监察对方公司。当然中粮是个央企,所以这个安排是有上面授意或认同的。
细说一下中粮外部董事的安排。gcd对官员的储备培养,大多都是在部委和军警机关调动培养经历,很少会安排去企业转一圈再回来,除非是像证监会、央行这种专业性很高单位,才会从金融单位选人。所以如果霍启刚真的是上面预想的特首,那就表示上面要香港逐渐开始国企化管理。如果不是,那基本就表示霍启刚未来大概率只会在商业领域打转,与特首位绝缘。我个人更认为向后者,因为从各方面,他不是个理想的人选。
霍启刚整篇简历都是刷出来,可以说没有任何成就能展现出他的实质能力和领导力。一个看似亮眼,实际空洞的简历。
人设方面,霍启刚主要主打4个特点:1. 单纯、 2. 勤俭、 3. 爱家、 4.爱国。
44岁的人还在主打单纯,我就完全get不到,还想要用单纯在zz圈混到顶层就是个很迷的行为。单纯个人设可以从之前他的采访和综艺中的腼腆和害羞看出来。我觉得是他真实的性格,因为富豪家庭的庇荫下无忧快乐成长导致的。也导致他缺乏作为领袖的魄力。
勤俭这点我也不太相信,但至少他做了功夫演的勤俭。新闻报道、狗仔偷拍,都是两夫妻背着帆布包在市场逛街,身着朴素,但这些都是偷拍。那些明拍的节目,采访、综艺,住的是香港大别墅,花园200平,就香港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200平的草地,我是不相信他会住在新界。不过这个装勤俭也是富豪的标配。前有李嘉诚带卡西欧,实则亚洲最大百达翡丽收藏家。马斯克住板房,实则坐私人飞机游艇旅游。扎克伯格开丰田面包车被偷拍,实际买了自家别墅旁边的5栋别墅为了隐私,平时座驾是柯尼塞斯。数不胜数。但是勤俭是富豪的人设标配,避免仇富,营造良好社会形象。
爱家就不评论了。
爱国这方面。他肯定不是恨国党,也是爱国的。但是我认为他“太刻意”在展示他爱国的一面。他工作有关的新闻基本十条里十条全部涉及爱国爱d,没有一条不是。你不会看到他在讨论政策、评论政策、提出政策(他作为议员的基本职责,监督香港政府),基本全部的发言都是为爱国爱党人设的塑造。再看看香港特首李家超和林郑,他们会提爱国爱d的言论,但是不会天天挂在嘴边。这就对比出霍启刚有些刻意。
大家族后代从政失败,大家可以参考台湾地区zz家连战的儿子连胜文,和霍启刚完全一个套路,但是最终失败了。
连家也是台湾地区的zz世家和富豪。连胜文的简历也是非常好看,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进过投行(瑞士信贷、摩根史坦利)、担任外资亚太区(GE创投)执行董事(30岁到这个位子算非常年轻),后来担任台北悠游卡公司董事(类香港八达通和内地一卡通),其他担任kmt内部高级的委员啥的。也是一个亮眼的简历,但实际一看都是收到家族的金钱和势力帮助。
学历就不在评论,和霍一个意思。靠学历和家族进投行也不是新鲜事(霍启刚毕业也进过高盛投行)。GE创投的位子明显就是个虚职,30岁做到执行董事(ED)除非完成一个成功的大型投资退出,不然基本不可能。所以他在GE更像是个吉祥物,帮忙扫除GE在台湾地区和亚太地区的zz和法规障碍。这里,和霍启刚的早期经历基本一致。
悠游卡公司董事长这岗位,他干了几年得到的成就是公司赚钱和增长了。要知道,悠游卡类似八达通、一卡通这种垄断企业一家独大的存在,属于闲差肥差。这就和霍启刚在集团担任副职一个道理,公司不倒,我就有功的样子。
然后连胜文现在挂职mkt智库副董事长、mkt副主席、mkt青年发展基金会董事长。之前担任过kmt中央委员、台北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副总召集人、永丰银行董事。基本和霍启刚完全一个套路。但是连家铺路稍微好一些,安排的都是经济政策相关的岗位,塑造连胜文是搞经济的专家。
家庭人设方面,连胜文主打一个爱妻爱家。但是在民众眼里,却形成了一个温室男孩、妻管严,难以独挡一面支撑大局的形象。这就和霍启刚腼腆、爱妻、温婉的性格有点像。
连胜文在做公开演说、辩论的时候会因为紧张做出清喉咙的声音和摸鼻子。霍启刚则是会歪嘴笑。这也都是演说能力较差和缺乏魄力的表现。
比较大的区别是连胜文的富豪的形象较深入人心,这点和霍启刚有差别。可能是因为n久以前连胜文和侯佩岑交往,23岁(大概吧)生日时连胜文送了23件礼物,23件全是包、首饰那种大件奢侈品。这件事被媒体报出来后,人尽皆知。有钱的标签就牢牢贴上撕不掉了。霍启刚起码在样子上还是装的比较好,不容易引起仇富。
整体上,他两的背景、实力、能力都很相近。最大的区别是连胜文有较大的mkt dang内势力支持(他爸的派系),但最后也没能为连胜文求上一官半职,只能在kmt内部继承父亲的zz资源和派系力量。霍启刚在没有天生香港d派的资源下,积极向中g中y靠拢,期待以爱国港商的旗帜被诏安。但是还是那句话,他的个人能力一般,缺乏魄力。回看历任香港特首,基本演讲都是有魄力的老油条,不然控不住场。
结论就是,霍家一直在为霍启刚的特首之路铺路,但是缺乏zz资源,所以一直想中y靠拢。但是中y认为他资质平平不能胜任特首大任,所以一直没给出更进一步的安排。但是碍于家族很积极,不愿泼冷水,安排个中粮外部董事岗位先应付一下(就是大家找关系安排工作,对方做先进去在调动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