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消费主义女性的破防时刻——当男性支付的时候,200元的礼物太过廉价,20万元的彩礼都觉得自己吃亏,200万元的住房觉得理所应当,自己花钱的时候79元都觉得价格高。我很好奇这类“独立女性”们真实收入和消费到底是多少。
这类女性大概是对房价、收入这类问题根本没有直观的概念,你观察一下在校女大学生从读书到刚工作的生活状态就知道了:
现在有多少大学女生乃至男生,在本科阶段对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有过一定的研究?对当地的房价有清晰的认识?又有多少大学生在本科或者硕士阶段去过当地的售楼处实地感受一下房价?再对比一下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薪资待遇报告,估算一下自己需要多少年才买得起?
1500元就能在全国最繁华的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住一年,每个月有家长给的生活费,还有各类舔狗买奶茶请吃饭,自然觉得在大城市生活成本极低,留下来轻而易举易如反掌。课余时间每天追《欢乐颂》《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各类国产科幻片:走出校门起薪就是30万元/年的都市丽人,还有各类总裁、董事长儿子、富二代会追求自己。
小红书等各类app高强度塑造信息茧房:外部就业环境明明是一片萧条,985/211高校毕业生都未必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考研考公人数突破天际,她们的毕业照却能拍得张张精美,人人都是未来可期。有份普通工作就是积极向上的“独立女性”,“正在考编”也能算作正当职业。
等到四年/七年信息茧房塑造完毕,走上社会理所当然认为25岁的男生在深圳这类城市有房有车只是标准配置。自己一个月攒下7000元都费劲,79元的眉笔都嫌贵,却理所当然觉得同龄男性能轻易买下70000元/平的房产。
看来真是增量时代特权红利吃得太多了,都吃出幻觉了。经济不断走下坡路,舔狗经济逐渐崩盘。这类女性很难再像过去一样,享受男性的转移支付。之前李佳琪推广的女性化妆品,尽管购买者和使用者都是女性,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是借双十一、七夕节、情人节等各种商家营造出来的消费主义节日推销出去,实际支付者一般都是男性。不论是代付也好,还是找男朋友要红包也罢,总之不是她们自己花钱消费,她们自然也不会对价格太过敏感。也正因为她们以前对价格不敏感,享受着家人和伴侣的转移支付,所以她们普遍对钱没有什么概念,这就是消费主义营造出的所谓“她经济”。
李佳琪这次辱骂消费者的话术,其实深受消费主义刺激的女性几乎挂在嘴边:
- 集美们,男朋友连这几百元的口红都不舍得买,根本不爱你。
- 有心者不用教,无心者教不会,爱你的男人不会在乎这点钱。
- 现在的结婚谁不是有车有房?你怎么不找找自己的原因,为什么工作这么多年这点钱都没有?
-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穷,这点钱都计较的男人,也没什么本事。
- 情人节连1314元的红包都发不出来,难道不该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给她想要的?
李佳琪只不过把这类话术稀释100倍给了她们,她们就承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