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居住证开放后,我很快就去申请了,原因很简单,用台胞证实在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在赶高铁的时候,同事们用身份证刷的就进去了、我就必需去窗口拿票,虽然早就在12306买好了。为了稳妥,我都会比同事早个三十分钟到火车站排队拿票,个中酸爽,懂的人都懂。
事实上,真打算在大陆长待的台湾人、只要跟几个老乡碰碰,大概率都会攒著资质去申请居住证,因为用台胞证真的有各种麻烦。
当然,这个居住证也还是不能跟身份证比,还是有些不好用的地方,但比起台胞证,那是好用太多了,比如居住证还是不能取代暂住证!
我的居住证是在北京发的,在北京我没买房,是租的房子,但我在小区里登记,还是不能用居住证,不能像同事用身份证就可以在居委会里登记,我要去派出所申请暂住证,有点麻烦。
所以,如果不是台胞,大概率是不能体会这个政策到底优惠在那里,甚至某些不按规矩办事的台胞,不去居委会登记的,也不太会体会这个政策的价值。
呃,我知道很多台湾人到了大陆,不太喜欢和所谓居委会什么的打交道,一来是不熟悉这种台湾没有的单位,二来是保留了在台湾的习惯,正经人谁去登记这些。但我在大陆生活了十几年,如果有台湾朋友看到了这篇答文,给个建议,还是登记的好。
不只是因为入境随俗,还因为登记了之后,你才能体会到内地治理体制的差别。真的会有人定期上门告诉你生活要注意的事,你有什么事情,找居委会留给你的微信是真有人帮你的,这点也和台湾大不相同。
当然,受到台湾媒体的长期"教育",总会有种"刁民想害朕"的担心,但我用这十几年的生活经验保证,没这回事,用人话讲,你没这个身价。做个台湾人、只要你一不犯法,二不台独,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没有监控,没有陷害,更没有伤害。
国务院这个政策,其实就是从福建这里做好把台湾人融入内地的试点站,是两岸关系正规化的推进过程之一。一如我长期表达的,从台湾政策白皮书的就明白的表示了、内地对于台湾人和两岸民间关系将会朝向正规化,法治化,国民化的路线走。未来,内地人是如何,台湾人就会如何,尽量一体化,落实台湾也是中国的方向。
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不用和什么武统和统或是阴谋论去扯,虽然这么想会很刺激,但真相就只是这样而己。
那么,这政策对台湾人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有限,主要帮助的就是已经在福建发展的台湾人、对于原本住在台湾的或是其他地方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因为实际效益并不大,而且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冲击性和利益性,大多数的台湾人是无感的。
讲真,大多数的台湾人并不是很关心大陆的情况,关心两岸关系的大多是像我这种中年人以上年龄的,担心战争,担心经济问题。
但台湾的年青人、生活中里有辣么多好玩的事情,长期的文恬武戏,台湾人在军事上的敏感度和理解,低到内地人无法理解。所以,对两岸问题真正关心在意的年青人、真不多。
那些在互联网上的战士,年龄只要在50以下的,九成九是1450,正经的台湾年青人、谁在网路上跟人谈两岸?不信的话去看台湾的报纸和媒体,最大篇辐和量的全是凶大腰细的各种美女新闻和图片,最多的话题就是两性关系和如何吃如何玩,谁想去谈政治?
这才是真正的,大多数的台湾人。
这也是为什么每到选举就会看到那么多反中的东西,对于大多数的台湾年青人而言,政治,就是突发性的社区游戏而已,本来就是想什么说什么的社会文化,那里会像内地人说话那么讲究。
因此,这政策要说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是没有。这政策能让台湾人马上感受到内地的善意?不会,台湾人麻木的很。
但这政策就不做了?当然不行,因为台湾人当下没感觉,不代表这事情没有意义和没有效果。
细雨润无声,温水煮青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