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拜登访问越南,在河内声称无意围堵中国,但要让美国在「印太地区」建立「稳定的基础」,如何解读?

观察者网
41个点赞 👍

美国想拉拢越南反华,可越南根本不敢搭这个茬。

所以,拜登只能打哈哈:他访问越南“不是为了围堵中国”,而是要让美国在“印太地区”建立“稳定的基础”。

很多人被我们长期以来宣扬的和平发展蒙住了眼,以为中国真的是单纯可爱,总被别人欺负。

其实,在周边国家看来,中国比美国可怕的多。

封建王朝的历史就不说了,中华朝贡体系可不是闹着玩的,只说说新中国建立后。

新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战争态度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要么不打,打则斩断国运,绝不拖泥带水。

一,印度。

1960年代的印度国际地位比今天都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不发达国家的带头大哥,美苏两大超级强国都拉拢它,英国是它的宗主国,中国在战争之前也和印度的关系很好。

尼赫鲁更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还曾出马调停过朝鲜战争。

在当时的国际社会,无论是谁,都要卖三哥面子,都觉得印度即将崛起,根本没有不崛起的理由。

结果,中国对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一战下来,尼赫鲁郁郁而终,此后印度两任总理被刺杀,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大国梦想灰飞烟灭。

直到50多年后莫迪老仙上台,借助中美对峙的东风,印度才有了点重新崛起的势头。

二,越南。

1970年代末期的越南,可以说是千年国运最鼎盛的时期。

十年抗法、十年抗美,两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越南的手下败将,苏联与中国共同支持越南。

无论是实力、威望、地位,越南都达到了历史巅峰,掌控整个中南半岛的历史机遇就在眼前。

这里必须说一句,在进攻柬埔寨、老挝之前,中越边境虽然有纠纷,但越南主观上并不想与中国开战。

越南想的是,只要我搞成既成事实,加之有苏联的支持,中国方面是不会用军事手段强硬反对的,毕竟中越两国有长期的友谊,两党高层的私交也非常好。

(1977年11月,越南领导人黎笋在访华期间专程前往毛主席纪念堂拜谒,并向主席坐像三鞠躬)

结果,中国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1991年11月,越共总书记杜梅和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正式访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历经十余年的中越边境战争硝烟散尽。

此时的越南,国穷民困,满目疮痍,几乎是东南亚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直到二十年后,越南才有了一点重新发展的样子。

说句难听的话,对周边国家来讲,与美国打,要现在的命;与中国打,不仅要现在的命,要未来的命。

日本、韩国、菲律宾、甚至台湾之所以敢这么跳,就是因为它们太久没有体会过被中国支配的恐惧了。

越南的战争一代还在呢,借它们一个胆,也不敢主动充当反华的急先锋。更何况,只要与中国友好,就有肉吃。

王道与霸道糅杂,中国人实在太懂这个道理了。

因此,美国总统拜登访问越南,试图拉拢越南一起反华,注定是得不到什么好结果的。

发布于 2023-09-11 14:03・IP 属地湖北
曾经年少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