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襄阳没错,大家大可不必太过于义愤。
因为我们国家存在大量左壬,以及存在着大量的左壬叙事和左壬文化。
这本质上与我们华夏文化是冲突的。
导致我们不崇洋媚外,才是不正常的。
襄阳错就错在被人逮住了。
其实,我们每个地方对待外国人,都跟襄阳差不多。
比如,
有个甘肃网红经常喊:
甘肃不大,创造神话。
这句话的原意是说,大家都在参观兰州马踏飞燕博物馆的时候,中国人都在排队,结果老外直接进去了,保安拦都没拦。
于是有了这句顺口溜。
再比如,
山东大学的pei读制度,并不是单一现象。
每个大学或明或暗,都是这样。
再比如,
上海的黑丁保卫战,武汉的找自行车,
等等,
只要细查下去,
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存在这种外国人优先的例子。
都是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如果有人强行争辩,说自己是XXX地区的,这里的人有骨气,才不会崇洋媚外。
我信,
但于事无补。
决定权又不在大家手里。
其实我怕伤害大家的感情,想问一个问题而不好意思问,
今天刚好借着这个机会问一下大家:
请问,和清末比,我们的思想有什么和他们不一样吗?
举个例子,
有人到法院里开庭,见法官的第一句就是,希望青天大老爷做主。
百姓对某地的主政官,依然叫父母官。
就拿大学生来说,对央视的称呼竟然是央妈。
真是可笑,可悲。
更可悲的,没有人觉得不妥,觉得很正常,就是娱乐而已。
所以说,娱乐而已真没什么,架不住大多数都是这样想的。
比如前不久家长集体去教育局上诉某些诉求,
两方谈不拢,
家长们居然集体下跪!
还在哪儿高呼教育局做主!
这得多傻才能干出这种事来。
所以大家会发现,我们和清末的民众其实没区别。
唯一的区别,清末的民众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手机等电子产品。
尤其经过那十年浩劫之后,道德沦丧
人们把诚实的人当老实人欺负,
把勇敢的人当做茶余饭后的笑点,
把仁义的人骂成榆木脑袋。
总之,一切好词,都变了味。
还有人居然给这十年招魂!
匪夷所思。
再比如反思这个词,本来是一日三省吾身的好词,
结果我们玻璃心,见不得别人一点好。
一说别人的长处,有人就开始阴阳怪气、毫无逻辑的“反思”
所以,
社会怪像是越来越多,
而且都是同一件事不同程度的上演,没有丝毫改进。
整天不是大赢,就是小赢,甚至是双赢。
说实话,
现在我们就是想反思,
都已经错过了那个机会。
所以,
一个襄阳事件,根本不值得生气。
这都是我们应得的。
到处是没民族意识的团结人,
到处是打压本国取媚异国的左壬,
到处是学历低抬杠高的高中毕业专家,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千古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