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30ml,留完检验传染病,转氨酶,血型,核酸和复检样本之后,嗯,血用完了……
大家首先要了解我们所说的缺血和血荒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
一个城市,它维持一个血液的动态库存。大宗产品是三个: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之类的产品本次不讨论)
血浆是冰冻保存,红细胞是4度保存,血小板是22度保存。用家庭冰箱比喻,血浆是放冷冻的,红细胞是放冷藏的,血小板是防外面的。所以,新鲜冰冻血浆储藏期是一年,红细胞是一个月,血小板是5天。
而且血液国内常用血型ABO是4种,欧美加Rh是8种。每一种的库存是分开计算的。
所以,某个市,很有可能AB(人口5%)的血小板就4袋的库存——每周用血的量就这么多,采多了就要报废。而任何一袋血报废都需要开站长会说明理由,你可以理解你家浪费任何食物都会被你妈骂两个小时外加扣零用钱,你一定不会买10斤橘子放外面。
结果突然冒出一个患者,抢救,一下子用了4袋,库存就没了。然后又冒出一个择期手术的,要用一袋,血站就只能说你能不能让家属来献。
就好像你家来个客人一口气把你家4个橘子都吃了,但是你妈也想吃了,家里有苹果有梨(别的血型)没用,你就得去现买。
能和邻居家借吗?可以啊,但是要走流程去审批啊,中国血站又不是美国式加盟店模式,也不是日本式的直营店模式,各个血站都是各个城市的,调配需要两地的卫生部门对接。
所以,组织大量人一起去献血的结果,就是相当于买一大堆保存期只有一个月的食物,一定会大量浪费。美国911事件,全美国大概报废了几十万单位血液——美国人那天排队献的血基本都浪费了,根本用不掉。
库存低了,号召大家去献个血。库存多了,号召大家最近不要来。对于加了微信群的献血者,这都是很正常的通知,甚至会出现A型的要,B型不要,O型只要红细胞,AB只要血小板的“血荒”和“血多”同时出现的情况。绝非需要立刻“这国怎,我陷思,定体问”的转进,客观冷静的去看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