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订牛奶,订豆奶,订耳麦,订衣服,订鞋子,各种订。
我爹每次都气得不行,我娘每次都妥协。
为啥?
别让孩子过不去。
教师节送礼,一件毛衣,我娘一个月工资就没了。
老师儿子结婚,告诉我,然后一帮家长赶去送礼。
家长没去的孩子,老师第二天点名批评。
别让孩子过不去,是怂。
我承认。
可是,利用“别让孩子过不去”的心理,就是坏。
我们这边有个事儿,说一个学生家长,给老师买了一件貂皮大衣,希望老师能给他孩子调个座儿,老师答应了,却没调,家长知道以后,去找老师说理。
老师将家长领进家,打开大衣柜,指着一柜子的大衣让家长拿一件回去。
好老师在网上,不好的老师在民间。
知屋漏者在宇下。
说学生订牛奶,是老师的个人行为。
请问谁他妈信?
老师虽然受人尊敬,但直接和企业有瓜葛的老师,好像少之又少。
说这事儿没教育局的人分一杯羹,说校长没从中拿一些票子,谁信?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义务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人读书明理。
但“教师”是一个职业,学校是一个“企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让学生订这个订那个的,有多少是用不着的?
上小学卖书的作家,有多少书,是毫无意义的?
以我的看法,就是加强法制。
发布于 2023-09-10 16:38・IP 属地吉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