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有个上情下达的具有特色的模式,就是揣摩。
发个文件,下面就会组织各种会议,来学习精神。
大家不觉得学习精神这事儿本身就很可笑么?
为什么不是学习文件本身呢?为什么不是学习文件明明白白写出来的内容呢?
不。
有些东西文件不会说,也不敢说,要下面自己去「品味」。
这样自己才不会被追责,出事了就一句「没有正确领会精神」就好。
咱们国家很多时,不上称没有四量重,可要上了称一千金都打不住,想要领导给句准话,想屁吃。

学生奶到底应该怎么订?
从不同层级的人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最高层,他们只会订大方向,大力发展、努力推进、积极落地、自愿参与、宣传讲解这些大词,来定基调。

那对于执行层,他们就要理解精神,既然你发文了要说大力开发,我就要把工作细化。
这个地方订购率百分之多少,那个地方完成度必须做到怎么样。
只有明确了标准,才能说是理解了上面的精神,也好通过具体细则来监督更下面的推进情况。
好,具体到了学校,那他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一个很直白的KPI了。
什么原则上自愿,什么做好宣传,什么以服务为核心,都不重要了。
我就要完成订奶率。
咋办?
压老师呗,你们班怎么才这些人订啊,你管理不行啊,你今年考核不到位啊,你绩效奖金不想要啦。
老师那就只有发出那些一看就很过分的通知给家长。
层层加码,就是这个意思。
都在揣摩上面的精神,最后就只有200%,甚至500%的去执行才不会出错。
没办法,谁叫上面有话不直说呢?
有一家企业叫君乐宝,可以看看他们官网上的信息。

说的就是河南驻马店召开推广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现场会,讲的就是爆出「强制自愿」的正阳县。
领导都去视察了,正阳县又是联合君乐宝“学生饮用奶计划”的试点区域。
那正阳县教育系统的各层怎么理解这个精神呢?
赶快强化啊。
2023春季学期,正阳县“学生饮用奶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学生奶征订突破10万人,征订率达70.35%。
七成学生订奶,这数据还有没有更好看的可能性?
有,只要老师口径再严格一点,被拿捏住了软肋的家长们只有老实的配合。
乱象发生,大家会惊喜的发现,除了被推出来背锅的老师,链条上的其他人毫发无损。
我说了自愿啊,自愿是白纸黑字写出来的,都是下面的人不给力,办错了事。
天衣无缝。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白纸黑字写的,不是真正传达的精神,不是逼着家长发这种通知的本质。
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学习精神」模式,可以说是很多社会乱象的根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