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驻马店一学校要求「学生不订奶要开县级医院以上诊断证明」,有关部门回应「老师个人行为」,如何看待此事?

搜狐新闻
529个点赞 👍

昨天写了篇跟多所学校“搞钱”有关的文章,没想到今天曝个更绝的。

河南驻马店遂平县,一名老师要求学生家长尽快完成“牛奶征订”,谁不订学生奶,必须出具县级医院以上诊断证明。

好家伙,不知道包不包括县级医院,不包括的话那就厉害了。



该情况被曝光,主要来自班级群,估计也是群里的家长觉得太憋屈。该班老师说道,

“截止到现在,牛奶的征订已经有15人完成,还有38名家长没有完成,请家长务必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完成群收款。如果孩子因为某种疾病不能喝学生奶,请家长出具县医院或者以上医疗机构的诊断及治疗证明。”

首先他这个逻辑就有问题,喝不喝牛奶,跟生不生病有什么关系?就不能单纯的是我不想喝?纯牛奶从味觉上来说不被孩子喜欢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比如有个牌子的纯牛奶我是怎么喝都觉得难受,如果是酸的一喝还蹿稀,具体便不指名道姓了,个人感受,搞成故意黑别人就不得了了。

可就事论事的话,订牛奶自由应该要有的,凭什么得了病的才准不喝?我喝不起不行吗,我不喜欢喝不行吗,我想喝自己去买不行吗?



其次是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应,说是教育局已经调查过,是该班级老师的个人行为,通知不当。至于其他班级,那都是自愿订奶,没这种情况。扯到开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就是老师想让订奶更有说服力。已对他批评教育。

个人行为?这我就看不懂了,这个老师他图什么,难道他还能从学生订奶之中拿提成不成?我是万万不相信的,他只有被扣工资的资格。

可既不图利,又没有上级指示,他疯啦?

简单说,以任何一个正常人的正常逻辑,都难以置信这会是老师的个人行为,除非他是想辞职辞不掉,所以胆子特别大。



说巧其实也巧,昨天,另一个媒体平台,也报道了河南驻马店另一个县的“订奶”风波。当然,当时引起热议的就是另一句话了……

“有条件积极订购,没条件创造条件。”

据九派新闻9月8日消息,河南驻马店正阳县一网友在社交网络发布视频,称班级群强制学生订酸奶。

同样是班级群里的老师发布通知,写道,“本学期的牛奶征订工作开始了!根据上级指示,这学期牛奶人人都要订……希望家长们能理解,有条件积极订购,没条件创造条件订购!”

全份4箱440元,考虑到家长们经济压力,学校商议每人只定3箱,共计330元。

好奶,一箱110元,这批发量拿货,也没比超市便宜啊,反而我怎么觉得还要贵点。



这篇报道里就没有讲是老师的个人行为了,九派新闻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进行了采访,校长称是上面下来的一项工作,为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喝上一份牛奶,不强制。老师措辞有问题,是考虑到“如果一个班里只有一个孩子不订奶喝,肯定羡慕其他孩子喝奶。”

感动的我差点笑出声,不知道在座的诸位是何感受。

那些说敛财的人,我劝你格局打开。这明明是为了你家孩子的健康,为了你家孩子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完全自愿”嘛。

至于那些不识大体不识大体不识大体的老师,屡次三番的登场,败坏自愿订奶的名声,肯定是要严惩的。我觉着“批评”一下,根本不够。

本来,不够也没什么,放他一马有何不可。可问题是,你放他一马,毫无惩罚,他下次又跳出来进行“个人行为”,威胁家长订奶,那如何是好?

更关键的是,曝光这样老师的家长,已经彻底得罪了老师,你放他一马,怕是班级里没订奶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在往后的日子里会不太好受。

即便如此,我觉得还是不要紧,只是个别家长吃点亏而已嘛,忍着……可更更关键的来了,下一批家长见此情景:这还自愿个屁,订了订了,今天订三箱奶,说不定省了半年的事。

于是,皆大欢喜!

​可这,是我们想要的皆大欢喜吗?

发布于 2023-09-09 20:28・IP 属地江苏
菲尔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