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的官方和民间如何对待“吴清源于1942年到上海南京等地慰劳侵华日军”
就知道“王芳在乌克兰的马里乌波尔剧院唱《喀秋莎》”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反复发生。
抗日战争期间,吴清源作为“大东亚共荣”的形象大使,多次慰劳日军。
其中最著名的是1942年那次,到上海南京等地慰劳侵华日军。
尽管被悬赏人头,但吴清源还是义无反顾前往劳军:

被慰问的军队表示,感谢吴桑:

汪精卫亲自观看了吴桑的围棋表演并合影留念:

吴清源在当时是中日两国的顶流,因此总能引起轰动:

江南人总还记得,在日寇正在做着大东亚迷梦未醒的时候,吴曾经很轰动的到南京来过,访问伪组织,那时好像代表的是日本帝国。
对此,先看看民间的看法。
知乎的通论是:
吴清源没有亲手杀过任何一个中国人;
吴清源是个小人物,身不由已;
换了现在各位,未必能做得更好;
。。。
总之无可厚非,否则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道德绑架。
以上,在知乎相关问题下的高赞回答里随处可见,例如:
再看看官方是如何对待吴清源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吴清源返回中国访问(参见:吴清源最精彩的棋谱是哪盘?)之后,得到中国官方力推包装,出版了与之相关的超过一百本书;
2014年,吴清源逝世,中央台新闻联播用了1分钟黄金时间报道:

中国凤凰福州等地为吴清源树像并有专门的雕塑纪念园:

中国主办的世界女子围棋赛被命名为吴清源杯,该世界大赛已经举办六届:
如果说,1980年代官方包装吹捧吴清源,有改革开放千金买骨之意;
那么,2014年以后,中国已经是GDP远胜第三的世界第二强国,还如此跪舔,就只能说明,在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这样的事情算不上什么。
把王芳和吴清源这两件事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前者完全不值一提:
一方面,两人的影响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吴清源在日本是知名度仅次于天皇的全民偶像,而王芳即使在中国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另一方面,吴清源是冒着生命危险慰劳在其祖国搞大屠杀的侵略军,而王芳则是第三方平民毫无危险;
因此,不仅今天会有王芳这样站台侵略者的行为,将来还会有同样的李芳、张芳,且不受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