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0个

如何看待最近兴起的造句热潮?

孙笑川
330个点赞 👍

别整天嘲讽叶永烈了,在他之前流传的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更离谱。

叶永烈:我的书是有大量当事人的口述,细节真实而丰富。只有大量的细节在作品里面,使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举个例子,尽管“四人帮”已经调兵遣将,在北京、上海、沈阳做了准备,但是在他们被捕那天,却并没有觉察华国锋等的行动。在抓捕“四人帮”的那个下午,江青在北京景山上摘苹果;王洪文那天晚上在看电视,我采访了他的身边工作人员米士奇,米士奇说当时看时间差不多了,说“老王该走了”,王洪文这才下去,从钓鱼台宾馆前往中南海怀仁堂,一去不复返;姚文元走的时候,他很匆忙,忘了戴帽子,他的夫人金英拿着帽子追过来了,但是姚文元已经坐上车走了,姚文元被捕的时候就没有戴帽子……这些细节是史著里不会写到的,但这些细节会生动的反映“四人帮”的心态,他们是没有意识到华国锋等的行动迅雷不及掩耳,没有意识到我一去就被拘留起来,而这些细节又是非常真实的,有关当事人口述的。所以,我觉得纪实文学作家就是要捕捉大量而丰富的细节,所以这本书充分描述各种生动而形象的细节。

比如说,1976年10月6日那个晚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当时是爆炸性新闻,那么多记者都报道了“毛的遗孀”被捕的新闻。但“毛的遗孀”是怎么被捕的?当时的幕后的背景是怎样的?过了若干年以后,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旧闻”,我找到了当年执行逮捕任务的张耀祠将军。他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团团长。我三次去成都采访他,他非常详细的讲了拘捕“毛的遗孀”全过程。在我之前,没有谁去采访那个晚上拘捕“毛的遗孀”的经过。所以很多作家凭想象的写作“毛的遗孀”江青被捕的场景,比如坦克车开过长安街,而且抓捕江青不是在中南海,是在官园里抓捕。我到现在想不通,那位作家怎么会虚构一个“赵营长”到官园里把江青抓住的。类似的描写还很多。还有的作家写到在中南海抓江青,江青在地上大哭大闹,其实他是把特别审判法庭中江青大哭大闹的印象“推理”上去了。张将军说,江青当时很平静,并没有大哭大闹,也没有在看黄色录像等等,所以这些作家的描写都是凭着自己的想象写的。

当时有两本书给我很大的启示,一本是当时巴金的《随想录》,正在报纸上不断发表。巴金老人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住历史的教训,如果忘了历史的教训,新的张春桥、姚文元们就会很顺利地再出现;还有一本是《第三帝国兴亡》,三卷,我看了也很震撼,我决心要写一本《“四人帮”兴亡》。
我认为《“四人帮”兴亡》这本书要有“两确”,一个是观点正确,一个要事实准确,也就是史观正确和史实准确。这两个“确”非常重要。


刘慈欣表示,叶永烈是1980年代中国科幻繁荣时期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作家,自己是读着他的作品长大的。由于叶永烈毕业于北大化学系,他的作品在科学和逻辑上十分严谨,同时,故事的可读性强,情节吸引人,为中国科幻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于 2023-09-11 09:43・IP 属地广东
kkndyou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