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纯看过程,如果只看全面入侵之前,俄乌跟抗战简直像得匪夷所思。
日军这边是不战夺取东三省——日本策划分裂整个华北(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历经长城抗战以后仅夺取察哈尔和冀东部分地区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签署塘沽协定/何梅协定达成“调停”但实际并未被各方遵守——全面入侵
俄军这边是不战夺取克里木——俄国策划分裂整个乌东俄族聚居区(名义同样是“自治”!)——历经顿巴斯战争以后仅夺取卢顿二州部分地区成立LPR、DPR——签订两个明斯克协定但实际并未被各方遵守——全面入侵。
最神似的是,九一八日军夺取东北为什么轻松?因为旅顺港(关东州)是日军控制地有日本驻军,而战前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同样是俄国黑海舰队的驻地而有俄国驻军;另外,俄国策动分裂夺取的乌东地区是乌克兰最重要的煤炭产地,民国时代的华北也是。
这个不抵抗——部分抵抗——全面抵抗的过程实在是难以找到同类案例。
顺带一提日军在全面入侵以后一边在华北打,另一边从海上直插淞沪-南京也很像俄军一边在卢顿正面进攻,另一面从白俄罗斯直插基辅。
当然打起来之后闹成这鬼样,只能说俄国人武德是真的太低了。日军在开战之初,因为顾及苏联,其实也是采取了添油战术,兵力非常稀薄所以损失巨大。上海参战较早的3师团、9师团、11师团和101师团的各联队伤亡率达到了惊人的80%-90%,但日本人硬是反击并打垮了整个国军的主力。而俄军则表现出一种惊人的“软”,按打篮球的说法叫“缺乏攻坚能力”,一整个北线俄军无法攻下任何一个关键点。
至于题主说的人多人少的问题……人多人少你还得考虑战斗力高低啊。
华北方面军二十万人,内能控制一亿人口的华北并长期压制几十万八路军,外部能扫荡国军的二战区,损失也能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华中的十一军七个师团二十万人,是不是就能对五、六、九三个战区的百万国军“扫荡”一番。1939年冬季攻势,国军出动71个师围攻十一军,日军一个师团要对付十多个国军师。然而最耻辱的还不是日军“没有失掉一个据点”,而是当时101和106师团还有一个月才会从武汉回国解除编制, 但岗村宁次面对国军的围攻,竟然懒得打扰这两个师团在武汉度假的“兴致”。
像伊久姆反击战这么漂亮的战斗,国军哪怕能有一次,抗战也不至于那么不堪回首,连台儿庄这种最终还是丢掉城市的战斗也要拿来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