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盘一下逻辑。
朝鲜半岛的升温问题是一种标准的威慑——反威慑——再威慑死循环,进而形成螺旋性上升的危机局势。
美国每一次刺激朝鲜,朝鲜都会用更多的手段(包括武器试射和发射火箭)来反击,进而引起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升温,双方的不信任也会继续上升。而信任,就是防止战争的一大关键因素。
问: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这场演习以政治为目的,从兵力配置和规模上来看并不以战争为准备。如果是正儿八经地要模拟对付朝鲜的战争行动,动用的绝对不是两栖戒备群,而是航母打击群。
抛开这场演习,朝鲜半岛本身也不适合美军进行作战,在兵力投放速度上来说,北方的中国在朝鲜半岛派出陆军的速度更快,规模也更大;整个朝鲜半岛周边也都在中国反介入体系内,在敌人的视力范围内作战,我想美国佬还没蠢到这个地步。
问:朝鲜半岛会从螺旋式危机走向战争吗?
答:有可能,但不大。简单来说,对于这种代理人战争,最重要的一点是战争风险可控,不能伤到自己。无论是台海战争,还是乌克兰战争,相关参战的政权都不具有把战争等级抬高的可能。
但是朝鲜不同,朝鲜真的有可行的将核武器投射到美国本土的能力,而且从朝鲜的表态来看也很简单:无论谁先打我(美日韩)我都把核武器打到美国去。
那么就到了新的问题里面:
1.美国是否能接受朝鲜半岛失控后本土被个位数的核弹炸到(这个数字是估计的,考虑到朝鲜的工业产能和美国拦截能力)?
2.如果被炸了,美国又该如何反击?毕竟你要发射核武器,谁知道你是朝平壤还是朝集安(吉林省最南端的城市)丢的。如果不动用核武器,又怎么吃这个哑巴亏?
因此我个人的判断是美国不大可能冒着风险引发这场战争。
问:中国对于朝鲜半岛局势问题的态度是什么?
答:这得分时期。
中国对于危机管控的原则从来都是“杜绝一切制造危机的可能”,因此长期坚持的就是半岛无核化和大国势力不介入原则。因此中国在过去曾参加了对朝鲜的制裁。
但是由于美国的挑衅和朝鲜的反击,这种战略已经走向了事实上的破产;再加上中美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新的策略来保证朝鲜半岛的稳定,即让美国无法接受引起战争的代价。
从理论上来说,大国和小国打架,打赢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收益最大化而不是得不偿失。美国虽然在计划着局部战争,却并没有进行全面战争的勇气,因此一个反制措施是加强朝鲜的战略武器投放能力,使其具有将战争规模上升的能力,进而威慑美国。
不管朝鲜的火星系列高超音速武器和洲际导弹是从哪里弄来的,中国在这方面一直保持沉默甚至主动用领海帮助朝鲜规避制裁就很说明问题了。
问:目前在中国附近,台海、南海和朝鲜半岛,你觉得哪个战争的可能性最高。
答:这还真是个问题,我的判断是台海。
在预想的战争中,应该是在某一次两军近距离接触发生了意外,进而由小的意外迅速上升为局部战争。而两军接触次数最密集的地区是这样的——
台海(报告来自对岸的记录)>南海(报告来自CSIS)>朝鲜半岛(新闻统计)。
南海的最大问题是不适合战争,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政治上东南亚诸国都是送死绝不去送钱我就来;军事上那是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不适合航母打击群作战。
朝鲜半岛的问题上面说了。
大概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