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下来要说的东西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不过我会尽量说的简单些:
假设有这样的一条世界线,在这个世界线里也有一个叫知乎的社区。当一个知乎用户发出一条评论后,系统会把这条评论显示出来。
嗯...是的。这条评论会被显示出来,而且能被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看到。如果另一个用户点进这个回答,他也能看到你发的那一条评论。
是不是很神奇?
如果这一条评论被认为不适合展示,系统会通知你这条评论被删除了。
我知道这有点烧脑。但是这个平行世界的知乎就是这么运作的:当系统要删评论时,系统会通知发送者评论被删除了。而当一条评论被删除后,如果你再点进那个回答的评论区,你会发现你居然找不到那条评论了。
是的是的我知道,这种平台是不可能存在的,它完全不符合世界运行的本源逻辑。这只是一个思想实验。在这条想象中的世界线里,如果一条评论发出去了,那这一条评论就被发出去了。而如果一条评论被删除了,那这条评论就被删除了。
在评论学中,这种思想实验被称为经典评论假说,即:
- 一条评论有且只有两种状态:删除和没删除。
- 评论在没删除状态下对所有人保持可见,在被删除状态下对所有人保持不可见。
- 当评论从没删除状态向删除状态转化时,发送评论的用户一定会收到通知。
这个简洁的假说可以解释绝大部分评论学现象,并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真理。在上一个十年中,一位著名的评论学家曾经骄傲的宣布“评论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只剩下天边那两朵小小的乌云”。
而这两朵小小的乌云最终却险些让看上去坚不可摧的评论学大厦轰然倒塌,并最终发展出了评论学最前沿和重要的两条理论:相对评论学和量子评论学。
相对评论学和量子评论学这两朵乌云挑战了全部3条经典评论假说。
相对评论学认为,评论在被删除和没删除之间有着无数个中间态,而不是经典评论假设提到的两种状态。当一条评论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化时,有一定概率被锁定在中间态,并同时具有两种状态的属性。在这种情况下,经典评论假说第三条中提到的通知将不会发生。
举个例子,一条处于中间态的评论可能对发送者保持可见,而对于其他用户不可见。这个时候,相对于评论的发送者,这条评论处于没删除的状态,而对于其他用户来说,评论已经处于被删除的状态。这显然是符合观测结果的。
至于评论在何种条件下会被锁定为中间态,则是量子评论学的研究课题。量子评论学认为,在知乎宇宙中的任意一个观测者都不可能准确得知评论的状态,即评论测不准原理。
复用上面为相对评论学准备的例子:
- 对于发送者来说,处于中间态和没被删除状态的评论都对其可见,那么发送者自然无法分辨出这条评论的状态。
- 同理,处于中间态和被删除状态的评论都对其他用户不可见,那么其他用户也一样无法分辨出这条评论的状态。
如果说相对评论学只是推倒了经典评论假说建立起来的大厦,那么量子评论学可以说是给评论学判了死刑:如果研究人员都无法观察评论的具体状态,那么实验要如何进行下去呢?
这个难题最终导致评论学家们从一个统一的科学共同体分裂为无数个互相对立的小共同体。在这里只介绍其中几个较为著名的:
- 克苏鲁学派:这个学派相信评论测不准原理就是评论学的终点,继续向前探索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这个学派进行了大量的被动观测,发现当一个评论发送者在短时间内发送了大量处于中间态的评论时,此用户通常会突然从知乎宇宙中消失。消失的时间从几天到一周不等,也有一些永久消失的例子被观测到。此学派致力于被动的记录其他学派的试验结果,并呼吁停止一切主动探索行为。
- 真理学派:此学派不承认克苏鲁学派的主张和观测结果,认为存在一个像经典评论假说一样简洁的评论学大一统理论,而相对评论和量子评论学只是真理前的迷雾而已。此学派鼓励所有人进行主动探索行为并宣扬“上帝不掷骰子”。
- 提瓦特学派:此学派认为评论测不准原理在知乎宇宙内成立。因此,应该把眼光投向知乎宇宙之外,“从世界之外,我们获得否定世界的力量”。此学派鼓励在知乎宇宙外进行实验和研究,并且已经提出过不少可以绕过测不准原理的假说。
- 归零者:此学派的对评论学的理解和提瓦特学派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在于,他们坚信经典评论假说在这个十年之前完全成立,评论的中间态是这个十年才出现的东西。此学派致力于找出让知乎宇宙“归零”(即回到经典评论假说完全成立的状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