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7个

杨振宁做过奥本海默的助手造核弹,为何不学钱学森回国效力?

陆志昂(字草根)
591个点赞 👍

前情提要:穆旦、巫宁坤、李政道、杨振宁是同一批旅美留学生。

1951年,国家发电给旅美留学生,希望他们回国建设新中国。学文科的穆旦、巫宁坤都主张回国,学理科的李政道和杨振宁都认为现在还不能回去。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在美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穆旦受到政治迫害,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2月26日,穆旦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9岁。

1957年,巫宁坤于“反右运动”中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被划为“极右分子”,被开除公职,送北大荒劳改农场劳动。巫宁坤甚至要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知道好朋友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而且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改革开放后,学理科的李政道、杨振宁认为现在可以回国旅行一下了,并先后拿到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但并非定居中国。

1991年,巫宁坤退休后定居美国,著有英文回忆录一滴泪》,本书未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发行,仅有繁体中文翻译。

国内最为人所知的主要是他的译著《了不起的盖茨比》。


即使是钱学森,该说违心话的时候一样要说。例如钱老在大跃进的时候,审时度势地说,亩产万斤在理论上来说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假设太阳辐射下来的能量有30%被农作物的叶绿体固化吸收,这其中能有五分之一能转化为人类可食用的部分。而且还留了一手,在文章最后写到:

今天条件不具备,明天就会创造出来。

编辑于 2023-09-11 19:52・IP 属地上海
Garrett Zhou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