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周瑞家的送宫花情节中,如果是宝钗这样性格的人会怎样回应?

落花如有意
1个点赞 👍

送宫花事件,实际上是薛家对林黛玉带着进攻目的的战略试探,一种非对称信息博弈、进攻性战略压力测试——


试探黛玉城府、对黛玉进行评估的同时迫使她陷入被迫防御、从而陷入舆论漩涡,威严扫地。






薛家送宫花有多谨慎


从她居然不给李纨送就可知了


百密一疏是人之常情,可百疏一密,就必然是故意。


可送宫花事件却多年来一直被广大红学家诟病为是黛玉小性的最强有利证据,事实真是如此吗?


本期,Leo将通过政经视角解读其中的博弈。


首先,薛姨妈看似随意地开口让周瑞家的去送这件事,就不简单






送礼人,很重要!


原文里薛姨妈说这十二支用纱堆的宫花,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白放着可惜,昨天想去送又忘了,今天正巧王夫人来,碰见周瑞家的,就使唤她去送。


(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要知道,周瑞家的是谁?


她可不是能随意使唤跑腿的小丫鬟,那是王夫人的陪房,下人口中的“周奶奶”,连凤姐与宝玉称呼她,都得喊声“周姐姐”!


管着太太奶奶们出行、她丈夫周瑞管着少爷的出行与贾家地租庄子银钱的出入。


这两公婆职位权力有多大呢?


可以这么说,周瑞家的,管着贾府女领导们的随行人员调配、车马安排、行程协调以及对外联络权!


搁现代,高低得是个企业行政总监、政府接待办主任!


古时上至官员,下至商贾(士农工商,务农人士的地位比商贾高哦)的人情走动,大多都是女主人出面,毕竟男人出面很容易被扣上结党营私的帽子,所以女主人非常重要!女主人不顶事了才男主人上。


就连刘姥姥家,当时已经是家业萧条的农民了,出去打秋风都是派姥姥去的。


刘姥姥的原话便是“你又是个男人,又这样个嘴脸,自然去不得,我们姑娘年轻媳妇子,也难卖头卖脚的,倒还是舍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


刘姥姥的儿子狗儿实则也想去,原文写他“利名心最重”,且他还和周瑞有过交情,但因为是个男人,所以不好去。


甚至是送宫花同章,周瑞家的在送宫花的路上碰见自己女儿才知道女婿冷子兴和人打官司,让妻子来找娘家帮忙的,原文写“教女人来讨情分”。


冷子兴虽然和狗儿一样不是在官场混的,但是也拉不下脸面,他也不适合出面,哪怕是求自家岳父岳母,求人的事也是让女人上。


红楼作者通过这些细节互文,告诉我们当时的走后门、通关节的人情往来基本都是由家里的女性占主导地位,一个靠谱周全的女主人有多么重要!


如果刘姥姥不跑这么一遭,他们家又能撑过几个冬天?哪还有之后的富农生活?


所以我才在贾雨村那期强调,按照最功利刻薄的角度,他居然把一个已经上赶着送到他这儿、他已经得到了、对他仕途毫无帮助、甚至还会拖他后腿,让他被参被革职的贱籍丫鬟娇杏抬成了正室夫人,朝廷大官的正室夫人!


还不是妾!


这在当年是一件多么突破封建礼数的事儿,除了爱情我真的没办法解释啊!具体详见当时的分析。

万字深扒被丑化的贾雨村——上任就打大老虎!(下)






连贾宝玉得到了袭人的身子,别说要让袭人做自己正式夫人了,连让袭人当妾都没个承诺,还是母亲王夫人私下偷偷加工资,他老爹到最后都不知道袭人和他有事。


要是贾宝玉对爱情有贾雨村魄力与担当,那沾染上贾宝玉的女儿们也不会有那些个悲惨结局了。


说回周瑞家的,她和她丈夫基本包办了贾府的主子出行,她丈夫周瑞,不仅是大管家,还管着贾府地租庄子的银钱收入,暗地里帮王熙凤放贷,贾府田庄遍布多地,其管理范围相当于掌控数亿级不动产组合,资产规模极其庞大。


而周瑞家的权力包括但不限于会务接待、资源调配,统筹高管出行。


都知道红楼没有废笔吧?


送宫花前一章,便是周瑞家的大出风头的时候,也正是她带刘姥姥见了凤姐,重新暖了下关系。


以上就可知,周瑞家的,虽然表面是仆,实则那可是王家的心腹,可直达决策层的亲信,是执行董事的嫡系秘书,是贾家公司的高管!


这种人,不是能轻易使唤的。


即使薛姨妈作为王夫人的姐妹,曾经的王家人,也算是周瑞家的主子,但现在毕竟已经是薛家人了。


这宫花还不是送一处,而是一下让周瑞家的跑这么多地方


使唤一个前一章节才大出风头、展现地位之高的高管去跑腿,还是这么个麻烦事,就极不正常。


薛家母女一向以体贴备至、看得透彻闻名,她们来贾府是拉拢人的,不是麻烦人的。


更不正常的是哪里呢?


大家仔细想想,薛家人哪次送东西,不是由自己的亲信去送呢?


哪怕不是亲自,也是要找自己带的人,比如同喜、莺儿去送,绝不能借他人之手。


都说礼轻情意重,送礼的门道,在于要亲自去送!


送礼这个行为本就是一种增强感情的互动仪式,代表你为了维护这段关系资本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哪怕不是为了客观的具体利益去送礼,当面递交也是展示诚意的最好方式。


哪怕是个小礼物,对方收到了,还可以根据收礼人的现场反应来说点暖心话,那这礼不就送得事半功倍了吗?


让不够信任的别人去代送、转交,一方面就显得很任务式应付,像是关系疏离,另一方面代送人不了解情况,还容易引发争议,就如之后黛玉的争议。


都是住一起的,薛家又不是没带仆人,自己跑一下而已,还怕费这功夫?


然而薛姨妈非得绕这么一圈,找一个外人去送。(还不是普通下人,是领导层高管跑腿啊!


薛家作为皇商,能不比我们懂送礼的艺术?


也别说宫花价值不高,可能薛姨妈觉得没必要跑着一趟,让下人送就可以了。


这个下人不是普通下人,刚刚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宫花虽然价值不高,但送礼送的是个心意,又不是求你办事,只是联络感情。


既然是联络感情,那哪有请贾家的高管去代为联络薛家感情的理?


也有人说,那是宝钗热毒刚好,不好多走动,诚然宝钗此刻热毒刚刚缓解,但是她可以像之后送江南伴手礼一样,让自己带的丫鬟莺儿与婆子去送啊,干什么一定要惊动高管周瑞家的?


更何况薛姨妈办事其实和宝钗一样细致,之后我们会在送江南特产时分析。


代为送礼的人有多重要,在同一章节里都有互文。


当天晚上,王夫人与凤姐日常对接工作事务,凤姐就说甄家送来了东西,她是怎么回送甄家,还特地问领导王夫人“临安伯老太太生日的礼已经打点了, 派谁送去呢?


王夫人让她打点四个闲着的女人去送就行了,还说“又来当什么正经事问我”。


明明嘴上说着不是正经事,但是对于送礼人员的数量已经做了明确指示——


四个人,还得是女人。


不仅是老太太过寿的原因,更是Leo之前所说,这种人情打点都是女人去走动的缘故,在贾家连送礼人的安排都是王夫人与凤姐细致负责。


作者生怕现代读者不懂谁去出面送礼有多重要,特意在同一个章节放互文啊!良苦用心啊!







暗藏玄机的送宫花顺序


第二,不仅是让周瑞家的去送,甚至连送宫花分法与顺序,是薛姨妈向周瑞家的细心嘱咐的。


“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


先说了分给三春,剩下的再分林姑娘与凤姐。


一方面给足了旁边王夫人的面子,虽然三春拿到的数量与黛玉一样,但她们是最先被考虑到的


也不会让凤姐觉得不满,虽然她是最后被送的,但是她数量多呀


另一方面,虽然乍一听似乎并没有严格指挥周瑞家的送什么顺序,但那一句“剩下的”就很灵魂,决定了优先挑选权就是三春姐妹。


且薛姨妈这种人精,天天和宝钗要么一起、要么分头跟打卡做任务一样在贾府跑的人,能不知道贾府的布局?


能不知道近日因为贾母说孙女儿们太多了挤在一处不方便,把三春给移到王夫人房后的三间小抱厦居住吗?


她们可就住隔壁!


如果王夫人没有过来聊家常,那周瑞家的根本不可能来梨香院,毕竟太偏远了。


没有周瑞家的,薛家就得自己找人送,按薛姨妈说的,她们昨天就要去送结果忘了的,那他们能不先搞清楚路线吗?能不知道走哪条路最近最顺路嘛?


先去王夫人处找三春,再去凤姐处,最后到黛玉处,才是最省时省力、不绕路的路线。






可是细品薛姨妈的安排——三春、黛玉、最后是凤姐,那分明就走了回头路。


周瑞家的这种高管,能为薛姨妈跑一趟已经是看着王夫人的面子了,怎么可能还绕这个路?






薛姨妈也是完美掌握了周瑞家的心理,她当着众人的安排是妥当的,但拿捏了周瑞家的会偷懒摸鱼、不想多走路这种心理


嘴上说着好像黛玉并非排最末,实则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最后送黛玉那儿。


而且宫花算是外面买不到的新奇玩意了,那是高定中的顶奢高定!


只有身为皇商的薛家人才能有,但是薛家这次送礼确实极不合适。

其实这先后顺序想不被看出来也很简单——


分类妥帖包装就好,大家收到的都是完整包装。


她居然把这十二支宫花放在一个小锦匣里,让完全都不懂的周瑞家送。


虽然只是个小匣子,放十二支宫花是正好,如果只放两朵,那就显得空落落了


这个包装潦草到一看就知道是别人捡剩下的,也不怪黛玉会问。


而薛家对于送礼这件事有多仔细,我们对比一下第六十七回薛蟠经商带回了苏州特产,薛姨妈与宝钗的分发策略——


“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分一分的打点清楚,叫同喜送给贾母并王夫人等处不提。

且说宝钗到了自己房中, 将那些玩意儿一件一件的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分一分配合妥当,也有送笔墨纸砚的,也有送香袋扇子香坠的,也有送脂粉头油的,有单送顽意儿的。只有黛玉的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一一打点完毕,使莺儿同着一个老婆子,跟着送往各处.”


(那时黛玉已经被认作薛姨妈的干女儿,两人交好了,且同样的招数使第二次就容易让人生疑了)


这些小玩意儿都是苏州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还不是皇家定制的那么有稀缺性,作者是分别写薛姨妈和宝钗是怎么处理的,她们处理方式基本完全一致。


要一分分打点清楚、所有玩意儿一件件亲自过目、一份份配合妥当。


薛姨妈负责送同辈与长辈,宝钗负责送小辈,分工明确,每个人送的都各不同,收礼人是没有选择权的,送东西的人也皆是心腹,使唤婆子还不够,还得让莺儿也跟着。


不过是苏州的小玩意儿,薛姨妈和宝钗都能如此细致妥当,这么一对比,是不是就显得送宫花这次如此潦草?


这粗糙地完全不符合薛家母女的行事作风啊!


可别说是经历了黛玉送宫花事件以后宝钗母女才谨慎了,如我之前所说,人家是社会阅历极丰富、深谙人情往来的皇商!


能说她们不懂送礼,要黛玉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教?


那一切,就只能是故意安排


千万别认为薛姨妈只是随口一说,没过脑子,我只说一点大家就懂了——


明明是十二支宫花,却故意不送给李纨,凤姐能拿四只。


看平面图与周瑞家的路线也知道,李纨住处是去凤姐院中的必经之地






但是宫花没有李纨的份,作者生怕读者忽视这点,还特意安排了周瑞家的偷偷隔着玻璃窗户看李纨在睡觉,才从中穿过进了凤姐处的情节。


都是贾家媳妇,却想着凤姐,不顾李纨。


不给赵姨娘还好说,毕竟谁都知道王夫人与赵姨娘不对付,不能当面指使王夫人的人去给仇家送东西啊,但李纨可是王夫人的媳妇,不给李纨,就有门道。


当然了,这其中也和李纨在书中的暗线有关,她当时戴不了花,大家多三连,之后我会为大家讲述鲜为人知的、李纨的故事。


薛姨妈已经细致到连李纨都被考虑在内,特意进行排除,她能不知道周瑞家的会走什么路线送花?


会不知道宫花最好自己挑好分开放,这样才不显得厚此薄彼?


百密一疏是人之常情,但百疏一密,那就绝对是故意。


薛姨妈通过“二桃杀三士”的类似方法,通过送礼设置三重陷阱,兵不血刃让黛玉陷入污名化漩涡。


黛玉的出言反击,不是敏感小性,是身份使然


她要是沉默,那就是在传递她“可欺负”的信号,后续试探打压将变本加厉正如今天的伊朗,又如明天的俄罗斯。


所以她必须通过羞辱威慑周瑞家的来固化权力与威信。


而这,本不应该由黛玉这个正主亲自下场完成。


黛玉收到的两朵宫花被孤零零仍在盒子里有多潦草,那是情商拉满的宝玉都夸不出来的程度!


太过明显了,黛玉就算再小,她也不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


而此时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和大家一起玩九连环呢,就真的还是个小孩子啊。


宝玉听说有人送黛玉东西,主动伸手接过来帮黛玉打开,这俩人已经是熟到不分你我的亲密了。


打开一看,“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


黛玉甚至是拿都没拿,往宝玉手中看一眼就开始问话了。


上一期我们已经分析过,黛玉才是出身在真正钟鼎的老钱世家,什么好玩意儿,江南来的顶豪能没见过?


(明清时,江南顶豪们甚至比皇家还会玩)


薛姨妈说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听起来很珍贵,但薛姨妈又说了“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也就是说——


要么这是宫里头定制多余的库存、要么就是没被选上的边角料。


虽然在外人眼中很珍贵,也确实很珍贵


这里的珍贵指的是稀缺性,毕竟是高定嘛,宫中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放市面上卖的,可是在薛家,就是个扔仓库的玩意儿。


黛玉一看,只一眼,都不用上手摸,就认出了是“宫制”的!


大家现在懂黛玉眼睛有多毒了吧,这种浸淫真正顶豪之家的老钱小孩,认这些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就像连鸡兔同笼问题都不会算的小孩却能认清68个奥特曼那样简单


所以Leo上次才着重介绍了贾府的家具陈设,普通人眼里只觉得贵气逼人,全是金钱的味道。


但是在黛玉眼里,家里门面大堂中的紫檀家具都不是成套的,这就是不讲究,逛了一圈她就已经知道贾府的财富状况如何了。


宫花也是如此,款式虽然“新巧”,但不过是“假花”罢了。


外加这么大的匣子居然只装这两个花,别说黛玉了,连宝玉都懂是何意思,这就是给她下马威呢。


之前我一直说,别看宝玉被外面人说痴傻,但实则他心思极为细腻


他只是不主动参与宅斗,但不代表他的宅斗等级不高,毕竟他也被人害过,宝玉在贾家一群女人堆里,早就练出了火眼金睛,自然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所以瞬间闭麦


宝玉是很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在姐妹面前极为跳脱活跃,本来气氛正好,他都主动去抢送林妹妹的花,打开拿手里一看,却是尴尬地连夸赞的话都说不出来。


否则按照贾宝玉的性格,如果是包装地好好的宫花,他肯定会吹捧一番,再夸这两朵花甚是配妹妹这些油嘴滑舌的话,逗黛玉开心,而不是呆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知道这被挑剩下,还随意扔在盒子里的两朵宫花看起来有多寒碜了。


之前Leo就提过,薛家作为皇商,不可能不懂怎么送礼,除了之后章节里写薛宝钗与薛姨妈在给大家分江南伴手礼时的细致,甚至连黛玉,年岁如此之小,都懂得该如何送,绝不厚此薄彼让收礼人感到不快。


当时黛玉从苏州为父亲料理完后世回来,边忙着打扫卧室,还不忘“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

都忙成这样了,黛玉也没有将送礼这种事儿去找外人办,就可知薛姨妈居然找周瑞家的去跑腿有多吊诡了。



所以黛玉先是发问确认,以防误伤:“这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这就是在确认这是不是真剩下来的埋汰货,防止误会,而不是说就她可以有,别的姑娘不能有。


结果周瑞家的没懂这弦外之音,就直接坦诚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那这下黛玉就懂了,还真是挑剩的!


此时才意识到不对劲的周瑞家的,连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了,因为薛姨妈吩咐的时候是说凤姐最后送


摸鱼是每个打工人必备的技能啊!高管也是如此啊!


她总不能说“林姑娘对不起,我懒得跑了才最后来找你”吧?所以只能不言语杵在那儿了。


那这不就是默认?岂不是让黛玉更生气了?以为自己是被这个跑腿的老奴给欺负了。


所以Leo之前才着重提了——


送礼最好亲自送,哪怕不能亲自,那也得派亲信送的原因,否则就容易碰上这种事。


送礼反而送出岔劈来了。


但周瑞家的也无辜,她一个受人敬仰的高管诶!


帮忙跑个腿还被说,而且之前她去黛玉房内扑了空,才在宝玉房中找到她,已经多走很多路了,更不提今天还帮刘姥姥跑动跑西,简直日行两万步了都,哪想到最后一趟遇上这事?


让她解释,她也解释不了,反正她就是个跑腿的,那就直接装死


如今的情况尴尬到连宝玉都没有办法去圆,因为这最后被挑剩下的景象实在太埋汰


所以他只能转移话题,并且精准地直击要害,揪出藏在幕后的人——


问明明是跟着母亲的周姐姐,怎么跑梨香院帮薛姨妈跑腿去了,宝钗去哪里了?怎么送礼这种大事没让宝钗或者心腹来。


到底是周瑞家的不尊重黛玉,还是送礼人薛姨妈的意思?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

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宝玉便问道:"周姐姐,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

周瑞家的因说:"太太在那里,因回话去了,姨太太就顺便叫我带来了."

宝玉道:"宝姐姐在家作什么呢?怎么这几日也不过这边来?"

周瑞家的道:"身上不大好呢."

宝玉听了,便和丫头说:"谁去瞧瞧?只说我与林姑娘打发了来请姨太太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自来的,就说才从学里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自来看罢."说着,茜雪便答应去了)


搞清楚情况以后,宝玉瞬间就知道周瑞家的是被当枪使了,所以随便找了个有空的丫鬟茜雪去给薛姨妈与薛宝钗请安,嘴上说着是关心宝钗姐姐得了什么病,本来应该亲自去看的,但是自己也着凉了所以去不了。


当着黛玉和周瑞家的等一众人面在那儿装病撒谎。


而且还特意强调,自己是上学上着凉了,以防母亲王夫人还在。


这话听起来分外好听,但实际上宝钗这几天没来,宝玉是一点都不关心,自己和黛玉妹妹玩得不亦乐乎,甚至也没派自己的心腹大丫鬟去,就看谁有空让谁去。


且让丫鬟去最重要的目的,是“只说我与林姑娘打发了来请姨太太姐姐安”,划重点了小伙伴们——


这个安,是我和林姑娘一起请的!


我和林姑娘在一起呢!


我的丫鬟,林姑娘也可以使唤!


把周瑞家的当枪使送那么埋汰的宫花的事我知道了!


宝玉这一连招,不动声色,但又十分暖心,让黛玉知道他是坚定地与自己站一起。


宝钗这几天生病了他都不知道,而且表达关心必须和林妹妹绑一起,暗戳戳为她出气。


所以我一直强调宝玉是个聪明人,很多时候他只是装傻藏拙而已,这些小伎俩,他个鉴婊达人,可以一眼看破迷障。


这些言语中的博弈,大家今天看懂了么?



孤立无援、被资本做局的黛玉


如果这时候有人说如以往主流红学家一样,说黛玉——别人送东西还挑三拣四,寄人篱下还气性这么大,真不好伺候!


那建议再重新看一下我上一期对于黛玉是权贵老钱的分析。

贾府漱口茶事件,才是真正附庸风雅智商税——Leo硬核颠覆政经解读红楼


当时我们已经聊过,黛玉的身份之尊贵那是靠着林如海科举荣光与从龙之功挣来的,她的门楣之高就此奠定。


舅母王夫人第一次见到她,都只配坐西边下首,把最尊贵的主位东座,让给黛玉。


毕竟一个小小员外郎的夫人,碰见中央御史、三品甚至以上大官的独女下榻寒舍,那就得有礼数。


(然而很多人看不懂,解释不了为何王夫人要坐黛玉下边,要么就忽视,要么就说是王夫人故意刁难,简直是侮辱了王夫人的智商、侮辱了宅斗、也侮辱了红楼


红楼里,对座位次序格外重视,尊卑之间,不得僭越。


比如就在下一章,贾雨村与门子这对故人重逢。


哪怕是在没有旁人的密室,贾雨村让门子坐下好谈话,门子都不敢坐


直到贾雨村笑着继续要求,门子才敢坐下,甚至原文还特意写,是“斜签着坐了”,屁股都不敢全坐椅子上那种拘谨姿势


再者,有多少人能发现,红楼中那么多次贾母处的家族内聚餐,凤姐和李纨这种媳妇是连上桌吃饭的资格没有的?


她们都是在旁边站着服侍贾母和小姐们吃饭或者不能坐主桌,得了贾母首肯,才能上桌吃饭的,所以平时她们也不在贾母这里吃。


哪怕是平日叱咤风云的凤姐,都得遵守。


这就是帮助现代读者们了解礼教制度、是礼法森严的最好展示,所以说红楼是百科全书呢。


连主子王夫人都只配坐黛玉下首,一个老仆人能欺负到她头上?


正如之前Leo所说,黛玉一个外孙女,皇帝亲信的独女,能住贾家,还带着林如海的大量财富过来给贾府托管(关于这点,多三连,我们会之后开一期来讲)。


贾府控制了她的人和财产,能让她和贾宝玉毫不避讳男女大防天天厮混在一起,那必然是有承诺给林家的。


哪怕现在因为孝期与婚姻细节没定好等等还没过门,但她自己清楚知道自己是来当主子的,且父亲林如海那时还没有莫名亡故,她有足够的底气。


所以如果是恶仆压主,就应该拿出主子该有的态度来整治恶仆。


她必须通过责问施压来彰显自己的权力


掌控他人的不安、让人难堪,是权力的外在体现。


就是要警告周瑞家的在内的众人,尊卑有别、不得僭越,从而以儆效尤。


这一点可以参考夏金桂作为新媳妇进了薛家的想法——


今日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作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


遇上这种事,哪怕黛玉的本性再温柔多愁善感,也必须杀一儆百


立威是必须要立的。


这才能压得住人!


不然今天是周瑞家的拿她不当回事,明天是不是任何一个小丫鬟都能在她头上踩一脚?那她以后还怎么管家?!


这可没有什么平等一说,那些称赞贾宝玉是古今平权第一人的,都对贾宝玉把袭人一脚踢得吐血这事儿没得洗。


当时贾宝玉以为门后是小丫鬟,所以就是要踢几脚的,还骂——


下流东西们! 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

万字祛魅贾宝玉——金钏儿的极限48小时


主子就是主子,奴仆就是奴仆,平时就算玩得再好,该立威时必须得立,这是所有贵族公子小姐们都有的共识。


很多人误以为黛玉是身份低微的寄人篱下小可怜,才觉得黛玉和邢岫烟一样活该被欺负。


但黛玉来,是来当主子的,她的家庭背景,比贾家更盛,只有认清这点,才能懂黛玉的反问苛责,不是小性,而是主子的立威。


凤姐也说过类似的话,谁敢说凤姐敏感小性么?


她让周瑞家的难堪,这是权力心理学中的服从性测试,通过这种堪称羞辱的治理术,彰显自身权力。


但实则,黛玉错就错在,她其实根本不用自己亲自下场


宝玉是碍于周姐姐是母亲身边的红人不敢得罪,但那还有丫鬟啊!


正如周瑞家的去给三春与凤姐送宫花时,迎春探春是命丫鬟们收了,惜春是令丫鬟入画收了,凤姐是平儿收的,丫鬟看着不对自然会为主子们冲锋。


花那么多银子养大丫鬟是干什么用的?


不就是关键时刻要知道为主子出头、唱红脸用的么?


所以哪怕是二木头迎春,她手下的大丫鬟司棋、甚至是小丫头莲花儿都不得了。


就是因为司棋姐姐没吃到“炖的嫩嫩的鸡蛋”,就开始到处翻找,甚至之后直接告状,司棋带了一帮小丫头们把厨房给掀了去立威。


这就是大丫鬟的作用。


主子要有主子的做派,这种冲锋陷阵的脏活是不用脏了主子手的。


一般给主子配的丫鬟都会性格互补


比如宝玉性格好,跟好看的丫鬟更是恨不得粘人家身上,那他身边就得配一个性格刚强的晴雯来唱红脸管人;


迎春老实,那就得有丫鬟司棋、绣桔为她对内对外镇场子、保全她的利益。


而探春本就机敏傲气,她的丫鬟侍书便无需性格暴躁有主见,能顺从服侍就好。


贾母给每个孩子配的丫鬟们,就是给他们配的24小时公关团队,都是有深刻用意在其中的。


再如宝钗聪慧异常、胸有城府,那她的大丫鬟莺儿就不需要那么聪明、有什么远大志向


若是主仆二人性格都强势霸道,人品又堪忧,参考夏金桂与宝蟾这对主仆就懂了,必定是一山不容二虎


同理,凤姐与平儿也是如此,平儿为何性格如此之好,对凤姐表面上那叫一个言听计从


那是因为不从真的会死啊!


凤姐的四个陪嫁丫鬟,其他三个死的死去的去


那些陪嫁同事们是怎么死的,平儿能不知道?她哪敢不从?


丫鬟们在主子遇见麻烦时,是要作为代理人唱红脸的!要去不顾一切撕杀保护主子的!


正如哪怕温婉如平儿,跟随凤姐捉奸,反而受委屈,哪怕凤姐单兵作战能力已经够强了,都得边骂边出手去打那鲍二家的进行政治站队。


更不提她的男主人贾琏因为贾雨村被挨打,她作为一个深闺的通房丫头连个妾都不是,居然敢骂朝廷命官贾雨村是“饿不死的野杂种”。


一向谦和有礼、对外表现极富有爱心的平儿居然能骂出这么脏的话,那就是在护主


如果丫鬟出去厮杀唱红脸达到战略目的,再由主子出面假意敲打一番便好,顶尖操盘手永远是隐身幕后的,哪里需要主子自己去前台搏杀?


若是有司棋给迎春做陪嫁丫头,而不是被赶走,迎春就算性格再木讷,有司棋顶着,她也不会被欺负到死。


可就是没有左膀右臂与靠谱的陪嫁团队,外加那时贾家也逐渐式微没了靠山,才导致了迎春的悲剧。


而黛玉,也是如此。






她身边现在的大丫鬟有雪雁和紫鹃


雪雁年纪太小,又没紫鹃会来事,哪怕是从小跟着黛玉,最后在黛玉身边都没有紫鹃受宠,出来玩也大多只带紫鹃。


而紫鹃原名鹦哥,原本只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是被派给黛玉才被提拔为大丫鬟的,但她是从小生长在贾家,哪怕看到黛玉被欺负,她敢出头嘛?


她不敢!


因为紫鹃不像小红,她背后没人啊!连小红有那么硬的关系,在怡红院中都得低调,更何况紫鹃?


周瑞家的可是管家夫人,之前是她的领导,现在也能管着她,给她十个胆子她都不敢为黛玉说话


即使黛玉是她现在的主子,她也只能在旁边装睁眼瞎。


而这,深层原因上,就是贾母之过


正如之前所说,贾母是很懂如何知人善用的,但贾母在薛家来了之后,也没有给黛玉配上强有力的大丫鬟做日常公关管理,才导致黛玉节节败退。


(而贾母,实际也有自己的心思,正如我一直所说,父母子女之间都还有算计呢,更何况外孙女?这是我们之后会讲的故事了)


这就是薛姨妈派周瑞家的来另一层用意,她吃准了哪怕黛玉发现自己被欺负,也没有丫鬟会帮她出头,只能逼得黛玉自己下场


那这就很掉面了,周瑞家的与黛玉的梁子,也就算结下了。


周瑞家的也是个倨傲的,作为高级管理层,在下人中很有威望,能不怨恨?


在黛玉给大家送礼那章,也借凤姐之口,知道周瑞家的这群管家奶奶有多厉害了——


“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 那一位是好缠的?

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战斗力强到凤姐都害怕。



那一传十十传百,黛玉的威信也是在这一次次地抹黑中降到谷底


她的小性被彻底做实,在贾府舆论战中处于劣势地位、外加之后父亲的亡故,身边又没有得力的帮手。


她再也没有反杀的能力,风刀霜剑严相逼,连普通丫鬟都能欺负她


她的自尊与自傲也在深宅大院中被一点点消磨,认清了自己即使有巨额财产给贾府托管,给足了好处,却仍是寄人篱下的事实。


而薛姨妈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贾宝玉也在,但这一点小变量根本不影响她对黛玉的试探,并成功让黛玉被贴上了“小性”“敏感多疑”的标签,让黛玉被贾府上下、甚至是百年后的读者都误解。


实则黛玉的内心怎么会为了这点小事计较?


她只要想要,什么好东西没有?


只是因为无人帮助,才被迫亲自下场立威整治恶仆。






黛玉要是沉默,那就是在传递她“可欺负”的信号,后续试探打压将变本加厉


正如现在的伊朗,无数次不实质抗争,只耍嘴皮子功夫,才会内部被渗透成筛子,靠谱高层与科学家跟阎王点卯一样一个个死亡


俄罗斯也得看着点,不然伊朗的今天,就是俄罗斯的明天。



Leo在2024年就点过伊朗的今天了,说他不把敌人打痛,那国内的暗杀渗透继续如影随形。



黛玉的悲剧,在于缺乏代理人,否则理想的应对方案应是——


大丫鬟紫鹃代为发难,既保全主子体面,又能观察各方反应。


可紫鹃不敢出头,黛玉被迫亲自下场,那相当于“王对兵”,错位打击代理人,战略上得不偿失。


而宝玉,他能做的,只能是撕开代理人外壳,暴露薛家才是幕后操控者,又碍于周瑞家的身份,不敢公开为黛玉站台,只敢暗搓搓派丫鬟表明立场。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黛玉曾经那么提防宝钗了吧?


因为这招送宫花,设置了三重陷阱


利用了周瑞家的高管身份贾府的地形图潦草包装,试探性污名化黛玉


要是真追究起来,薛姨妈反而有足够人证,证明自己不是故意将黛玉排最末,是周瑞家的偷懒怕走路,这招不可谓不毒辣。


百年来,无数红学家开了上帝视角看了来龙去脉却还误解她,可只有宝玉懂她的难处。


同样是在送苏州特产那章,黛玉收到了宝钗送来的东西睹物思乡,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宝玉看见了,知道其中缘故“却也不敢提头儿,只得笑说道:"你们姑娘的缘故想来不为别的,必是宝姑娘送来的东西少,所以生气伤心.妹妹,你放心,等我明年叫人往江南去,与你多多的带两船来,省得你淌眼抹泪的."


黛玉听了这些话,也知宝玉是为自己开心, 也不好推,也不好任,因说道:"我任凭怎么没见世面,也到不了这步田地,因送的东西少,就生气伤心.我又不是两三岁的小孩子,你也忒把人看得小气了.我有我的缘故, 你那里知道."说着,眼泪又流下来了。”


黛玉又不是两三岁小孩子,怎么会为了最后被送宫花就生气?她是被架在火上烤,无人为她出头,就必须自己下场反击。


她的缘故,那些污名化她的红学家们哪里知道?


所以说啊,宝玉即使有千万般不堪,之前我批评他那么多期,可是他的心思细腻,我一直是肯定的,这也是海王必备的基本素质


薛家对于黛玉有目的性的隐秘攻击其实一直未停息,一个小小送宫花事件,大家听我这番分析,就能品出其中门道了。


古有二桃杀三士,同样是送礼,送桃子,却兵不血刃杀了三个智谋了得的臣子,这就是送礼的艺术。


明明给人送礼、别人收到礼物是个好事,薛家却通过二桃杀三士,用周瑞家的去送,一个送礼顺序、外加没有分开精致包装,直接把黛玉的脸面放在地上踩


以此为开端将原本受人尊重的黛玉名声搞臭了,故意打压抹黑黛玉,让她小性多疑的传闻满天飞,这必须只能是故意而为之了。


所以说,读红楼不仅要细致,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才能看懂其中不合常理之处,之后Leo会为大家一一拆解分析。


但大家也千万不要因为此事就非黑即白、意气用事


宝钗的难处,我在《宝钗为何又争又抢》那期中已经提到过了。

宝钗的难言之隐——为何她又争又抢?|对人人都体贴,就是对人人都冷漠


对于薛家而言,他们也没有其他退路了


联姻就是商业行为,这就是明晃晃的商业竞争,薛家作为后来者,硬件也打不过林家,那为了中标自然阴谋阳谋都得使上。


并且最后即使薛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她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就是之后我们要讲的故事了。


黛玉真实身份有多尊贵的分析传送门在这里:

【深扒|从龙之功林如海&真正老钱林黛玉&贾家附庸风雅漱口茶——Leo颠覆政经红楼解读】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崇木夕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