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给了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却想到了这几首诗: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说起南宋,可能大家就不约而同想起来了西湖,灵隐寺,断桥这些意境。
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杭州,当时叫临安,然而杭州繁荣的真正奠基在吴越国,宋代编写的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紧接着国姓赵的钱就是吴越国王钱氏。
五代十国时期动乱频仍,而吴越国境内粗安,到北宋建立时,吴越国王钱镠之孙钱弘俶,遵循王祖钱镠“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家训,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不受大的损失,避免生灵涂炭,做了一次伟大的放弃——取消吴越王位,尊赵氏为帝,舍别归总,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士卒,悉数献给宋朝,促成中华统一。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纳土归宋。



五代变迁:

五代十国之东南诸国:

北宋统一

北宋诞生:

南宋偏安:

西湖与雷峰塔

灵隐寺

我就个人观点对两宋经济文化的盛况写点东西:下面是我写的文言小品文,请大家评点:
我 大宋工商发达,海路通于域外,仓廪富实,百姓文质彬彬。
臣民歌于野,帝后乐于庭,京畿汴梁,宅中图大,万里江山,汉唐弗及。
及二帝北狩黑省,康王南浮宁波,遂取临安为行在,东南繁富,于兹可见。半壁江山,战战兢兢,宵衣旰食,屡图恢复。
而逆虏荼毒江北,孽生胡种,滋蔓有时,虽良将兀术难抵于荆襄,霸主海陵不克渡江南。乃知我华夏帝胄,不绝如丝,炎黄裔叶,衍生长在。而逆虏伪国,国祚不过二甲子,唯一百二十年耳。
及帝星晦暗,东南倾覆,四川涂炭,荆襄狼藉,复有文宋瑞起兵江西,辗转流离,护幼主次于福州,广州,王气远播,终于南洋。
虽鞑子气焰嚣张,不免殒命钓鱼城,虽蒙元万般利诱,终究成就正气歌。
……………………
北宋

南宋

北宋经济

东京汴梁街市商铺分布

汴京开封

行在临安

宋代工商业分布

宋代矿产分布

宋代茶、织物

宋代交通

南宋海路交通



靖康南渡

全宋词,宋代词人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