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我 ,不过由于这个视频实在是过于震撼,而视频发布者透露的信息又太少,我很难对其真实性做出快速的判断,因此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逐帧排除这个视频存在的造假,CG合成等的可能性,仅供各位参考,总的来说,这个视频的真实性相当高。
CG合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使用3D模型和3D渲染伪造真实的场景,这一方法实际上难度极高,主要集中在物理模拟上的自然性,比如碰撞,穿模,物体的运动,和一些微小物体和细节的几何细节(也就是所谓的高模),几何体接触面边界处的环境光遮蔽和过渡的处理等等,在光学上主要是sky box,白平衡,正确的景深以及噪点的处理,总的来说难度是极大的。而另外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实录的视频素材,然后通过拼接,嫁接,剪辑,画面元素的后期合成来把属于不同视频素材的东西组装进同一个视频里面,这一方法可以使用AI,跟手动PS差别也不大。但这一方法通常会面临光学上的巨大困难,会出现大量的穿帮镜头。接下来我们据此进行分析:
视频第0到3秒,永磁体对周围环境的反射:



视频第5秒左右,纸面的阴影:

视频第8秒左右,桌面的反射:

视频第9秒开始,拨动的过程中,被上方永磁体的高光部分所反射的筷子(?暂且这么叫)

综合以上这些细节,我认为基本可以断定,即使要造假,整个背景环境,人物,场景中的除了悬浮样品之外的其他物体,都来自于同一场景的实拍,使用CG合成难度极大,而且得不偿失。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除了悬浮样品以外的其他东西都来自于同一现实场景,那悬浮的样品是否可以是合成的素材呢?这个要看这部分对视频环境的融入程度,但基本而言,想要正确的复原一段素材在2D的视频编辑空间中对其他物体造成的细微光学影响(主要就是看反射)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检查物理互动,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视频中的样品和筷子之间的碰撞自然,回弹的曲线没有手动K帧动画的机械感,并且无任何明显穿模现象。此外,如果反复观察截至视频12秒处这段拨弄样品的部分,注意上方永磁体的高光反射区的尖角部分:

基本可以肯定样品本身就是该空间中实际存在的物体。
综上所述:如果该视频系伪造,最合理最简单的伪造方式应该是使用一块YBCO超导磁体,然后通过某种方式去除雾气或者水汽。简而言之,如果是假的,你盯着视频看再久也判断不了这是什么物质判断不了真假,因为一个视频没法证明样品到底是什么物质。整体来说,这个视频本身的真实度应该是相当高的,也就是「完全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