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3个

为什么“吃苦无用论”越来越盛行?

深藏弓与名
19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我居住在山東,每天早起打開窗戶,都能看到一群面色枯黃、毫無朝氣的學生,拖著疲憊的身體去往學校。

他們近乎把一切奉獻給了學業,說是被「敲骨吸髓」也不為過,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無論有多少人努力,最後是要有一半的人上專科,這就是事實。

我一直以為所有省都是這樣的,直到我去了某些「經濟發達的地區」,我看到那裡的學生在高中三年級還保持著「社團課」和週末休息時間後,我被震撼到了。

更令我無法接受的是,他們這樣「玩著學」,最後考入的學校,卻是山東省的部分學生夢寐以求的,儘管後者往往付出了更多的努力,甚至說以「青春」為代價也不為過。

寫到這裡,估計某些人要開始指責我「罔顧事實」,說每個省的情況都不一樣,說河北、河南、山東也在照顧本地的學生。

要不這樣吧,這三個省移居難度真的很低了,覺得這三個省學生佔據優勢的,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過來上學,你們也可以來享受這種「不公平優勢」。

怎麼了?不願意了嗎?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其實從你猶豫的那一刻開始,這個問題就沒有再爭論的必要了,你比任何人都清楚地區教育政策的差異,只是你明明拿著紅利,還不願意承認罷了。

「吃苦無用論」為什麼盛行呢?我不久前才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女生很「自豪」地對著鏡頭說:「我和比我高八十分的人在一個班級裡。」

在她說完這些後,她還專門把那個男同學叫了過來,展示給屏幕前的觀眾。

那個男同學沒有絲毫的情緒波動,彷彿是已經習慣類似的事情發生了,他可能已經麻木了,或者說接受了不公平的存在。

我在看這個視頻時,真正讓我膽寒的是既得利益者的理所應當,和處於先天「劣勢」一方的習以為常,我很難想像的是,再過幾十年,我們的後代會不會都對類似的情況「習以為常」了?

當不公平成為常態後,階級就會誕生,當某些人靠著一個「戶口」就能贏下大半的人生,我不知道這對於社會底層的芸芸眾生來說,是否意味著翻身再無可能?

雖說互聯網的記憶力有限,但是大家應該還能記起,首都某所「政法學院」內的欺凌事件吧?

當時我就指出,讓一群一百分的人和四百分的人坐在同一個教室內,是不可能不發生矛盾和欺凌事件的,結果一大群人指責我,說「一百分的學生也付出了努力」。

為了回應這些指責,我專門去諮詢了首都的同僚,他們告訴我首都錄取考核採取「賦分制」,121分的錄取線,代表只需要考1分,因為最低分就是120分。

把一群近乎「零分白卷」的學生和一群「吃了三年苦」的學生放在一起,讓他們「熟悉彼此」,如果不是親眼目睹,我還以為這是外國的「社會人性實驗」呢,但是它就是發生了,還是發生在我國的首都。

看過我舊作的讀者應該清楚,我去過很多河北、河南的高中,每次去我都會被「烙」上不小的心理陰影。

假如我沒有見過光明,我是可以忍受黑暗的,我也曾以為其他地區的高中都是類似河北省高中這樣「陰暗」的,後來我才發現我錯了,大錯特錯了。

有的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贏」了,至少比起河北、河南的同齡人,他們不必留下那麼多「折磨」的回憶。

如果你經常關注網路輿論,那麼你應該清楚,數個月前的「四中舞會」徹底引燃了人們的怒火,尤其是當事人那句恬不知恥的「我們一直都這樣啊」,更是讓旁觀者都心生厭惡。

作為既得利益者的群體,現在不僅僅要騎在群眾的頭上享受著特權,還要讓別人接受自己「高貴」的地位,最後連別人抱怨的權利都要奪走,請問你是沙俄貴族嗎?

在你旁邊幾百公里的地方,就有同齡人每天在教室裡掙扎十幾個小時,三年如一日地「機械化生活」,你在這裡開舞會,你覺得這樣公平嗎?還是說你早已接受自己屬於「有資格參加舞會的那一批人」呢?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善良叫「低調」,別人食不果腹時,你就不要再天天展露自己大魚大肉的窮奢伙食了,這對自己對別人都算是一件好事。

可是某些人偏偏不,別人在受苦受難,他就要穿上西裝革履開舞會,最後還要嘲笑別人不願意脫下「孔乙己的長衫」。

別人不滿你就說別人仇視你,還說自己這樣做了好多年了,那麼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學長沒有被罵,你卻被群起而攻之呢?難道你的學長也是像你這樣,恨不能把自己「奢華上流」的生活弄到人盡皆知嗎?

好的,既然你們都這麼宣傳了,那麼就不要怪越來越多的人醒悟了,也不要怪越來越多的人認清現實拒絕給你們「當牛做馬」了。

老一輩人願意吃苦,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大多數人的起點是相通的,就算有差異,也不會出現這種「令人窒息」的情況。

現在呢?在一個最該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年齡,你卻早早地讓這些孩子們認識到「人生來就存在差異」,那麼在未來,當這些孩子拒絕為少數既得利益者流血流淚時,某些人可千萬不要抱怨,因為這是你們選擇的「道路」。

哪怕是一隻牲口,你讓它勞作許久,也該在飼料中撒上一把細糧,現在你卻把本該給予它的基本飼料都拿去養「寵物」了,牲口憑什麼還要為你「拉磨具」呢?

我是一個教師,我的職業素養告訴我,不能讓學生們放棄學業。

可是每當我看到類似的不公平待遇「常態化」,我甚至會有一種「極端化想法」,我想讓我的學生們早早認清事實,不要再活得那麼「累」,至少像一個「人」一樣走下去。

當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放棄「掙扎」,認清了階級的「天塹」,未來會發生什麼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发布于 2023-08-04 06:29・IP 属地山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黃仁勳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